電氣性能參數
介電強度(擊穿電壓強度)
典型值:15-30 kV/mm,顯著優于環氧樹脂(20 kV/mm)。
溫度穩定性:在-60℃至250℃范圍內,介電強度波動小于10%,200℃時仍可維持20 kV/mm以上。
對比優勢:高溫耐受性遠超環氧樹脂(180℃為極限),且在快速溫變環境下無開裂風險。
介電常數與介質損耗
介電常數:2-4,低于多數絕緣材料,意味著電場能量損耗低,適用于高頻電路。
介質損耗角正切(tanδ):<10?3,能量轉化效率高,發熱量低。
體積電阻率
典型值:101?-101? Ω·cm,是聚氯乙烯(PVC)的103倍以上,抗漏電性能優異。
電壓擊穿試驗儀
電壓擊穿測試方法與標準
- 測試流程
試樣制備:裁剪為直徑50±1mm或100±1mm的圓形/方形薄片,厚度1±0.2mm。
預處理:在23±2℃、65±5%RH環境下放置24小時。
測試介質:使用變壓器油(擊穿電壓≥25 kV/2.5mm)作為絕緣介質。
升壓方式:
擊穿電壓<20 kV時,升壓速率1 kV/s;
擊穿電壓≥20 kV時,升壓速率2 kV/s。
數據記錄:以擊穿瞬間的電壓值為測試結果,取3-5次有效測試的平均值。 - 關鍵標準
GB/T 1692:規定體積電阻率測試方法;
GB/T 1695:明確介電常數與介質損耗測試規范;
ASTM D149:國際通用固體電絕緣材料工業標準。
影響擊穿性能的關鍵因素
- 材料組成
填料影響:添加氧化鋁、氮化硼等填料可提升擊穿強度(達35 kV/mm),但過量會導致分散不均。
硫化體系:過氧化物硫化比鉑催化劑硫化介電強度高5-10%,但需控制硫化溫度(≤180℃)。 - 環境條件
溫度:每升高10℃,擊穿強度下降約5%;
濕度:相對濕度>85%時,吸濕導致體積電阻率下降2個數量級;
氣壓:高海拔(低氣壓)環境下擊穿電壓降低約10%/km。 - 制造工藝
混煉均勻性:填料分散不均會導致局部電場集中;
硫化時間:硫化不足(<5分鐘)會使交聯密度低,擊穿強度下降20%以上。
硅橡膠電壓擊穿試驗儀
典型應用場景與性能匹配
- 高壓電力設備
應用:復合絕緣子、電纜附件(擊穿強度>25 kV/mm);
優勢:憎水性遷移特性可防止污閃,耐電弧灼燒。 - 新能源領域
應用:風力發電機絕緣軸承、光伏逆變器灌封膠;
特性:-40℃至180℃溫變下介電強度衰減<15%。 - 電子封裝
應用:5G基站濾波器、IGBT模塊;
要求:低介電常數(<3)減少信號延遲,高導熱(>0.6 W/m·K)散熱。
性能優化方向
納米改性:添加納米蒙脫土可使擊穿強度提升至40 kV/mm;
復合材料:與PTFE共混可同時獲得高絕緣(>30 kV/mm)與自潤滑性;
耐輻照型:通過引入苯基側鏈,使γ射線輻照后介電強度保留率>90%。
硅橡膠憑借其優異的電壓擊穿性能、寬溫域穩定性及可設計性,已成為電力、電子、新能源等領域不可替代的關鍵絕緣材料。
硅橡膠電壓擊穿試驗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