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杉到光速,頂級機構的RIA轉型是否意味著全球VC傳統范式的重構?
硅谷的風險投資行業,正經歷從投資人到資產管理人的深層轉變。2025年4月28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批準了光速創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的注冊投資顧問(RIA)申請。這標志著,繼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A16z、General Catalyst、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之后,又一家頂級風投機構撕下了傳統VC標簽。
獲得RIA資格后,光速創投可合法投資于公開市場股票、母基金、加密資產等多元品類。而尚未注冊RIA的VC,則仍被限制在“80/20”規則下,最多只能將20%的資本配置于非初創企業股權。
RIA與VC有何根本差異?
根據《1940年投資顧問法》及其后續修訂,若一家管理人旗下所有基金均為“合規的風險投資基金”,則可享受RIA注冊豁免,以Exempt Reporting Adviser(ERA)身份運作。這一身份具有低合規成本、高運營靈活性等優勢,但也受到投資品類嚴格限制——如至少80%資產必須投向非上市股權。
注冊為RIA則意味著:必須接受SEC全面監管、履行“以客戶利益為先”的信義義務(fiduciary duty),并建立完整的合規體系。其代價是高昂的法律、報告、審計等合規成本。根據NVCA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2016年研究,注冊RIA后,基金的合規成本將上升近五倍。
然而,隨著市場周期變化、退出通道收窄,以及資產配置需求的多樣化,越來越多頭部VC機構選擇以更高合規成本,換取更大投資自由度與募資空間。
為什么頂級VC紛紛轉向RIA?
投中嘉川研究團隊將原因歸納為三點核心邏輯:
突破投資限制。打破“80/20”規則,在公開市場、S基金、加密資產、FoFs、控股并購等領域中自由配置資產,打造多策略平臺。
提升流動性管理能力。IPO窗口關閉、退出周期拉長背景下,VC機構愈發依賴S交易、接續基金等方式回籠資金。RIA身份提供了合規通道與結構支持。
增強對LP的吸引力。養老金、大學捐贈基金、主權基金等機構LP普遍偏好風控更加嚴格的管理人,RIA在信息披露、信義義務、合規架構上的專業背書,大大提升了募資能力。
從風投,到“全能資管平臺”
頭部VC集體向RIA身份靠攏,不只是一個監管狀態的變化,更代表了一場產業范式的重構。
在過去,風險投資意味著少數人對少數項目的高風險賭注;而如今,頂級VC正逐步演化為具有多資產、跨周期、全鏈條能力的資產管理平臺——既投早期,也持長期;既下注創新,也參與控股;既連接一級市場,也能操盤母基金、二級市場甚至涉足財富管理。
正如紅杉資本官網對于自身投資理念的描述“我們助力勇者打造傳奇企業,從構想到上市,直至更遠未來”。如今的VC機構,正在打破原有退出邏輯、資本周期和資產邊界,用新的架構去穿越波動,捕捉更長期的結構性價值。
而隨著越來越多VC的加入,這場“范式遷移”還遠未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