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四月,注定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海外政策的不確定性一度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美國出現“股、債、匯三殺”情景;同時,國際金價一路高歌猛進,不斷突破歷史新高;市場巨震之際,以中央匯金為首的「國家隊」果斷出手,為市場注入穩定力量,同時,頭部私募以及公募機構等市場重要參與者也紛紛發聲,以實際行動與積極表態力挺中國資產.....本文將對4月基金行業發生的大事件進行著重梳理,在對行業作真實記錄的同時,也希望能為讀者帶來有價值的增量信息。
關稅引發市場巨震之際,頭部私募集體發聲!
關稅陰霾籠罩全球資本市場之際,多家頭部私募管理人發聲力挺中國資產。如進化論資產王一平,4月4日發文表示:“今晚會抄底5個億以上中國相關資產”。4月7日,他進一步發文解釋:“圍繞核心資產做多,避免業績差的小票。分步抄底核心資產(A股消費內需大票,港股科技互聯網大票)”。4月8日上午,王一平表態:“加到了滿倉”。
4月7日,日斗投資王文發文:“相信國運,更相信我們所投資企業的堅實的基本面強大的現金流”、“謙遜勤奮好學者勝!中國一定是贏家!好東西一定會有買家”。
而半夏投資李蓓則是從宏觀角度分析,給出結論:“中國位于經濟周期的底部,企業盈利也處于周期性底部。在未來的世界新秩序中,中國實體企業會得到更大份額的世界市場需求,中國金融機構會得到更大份額的全球投融資需求,中國資本會得到海外股權投資的回報。中國企業的量級有望更上臺階。中國資產將迎來長周期向上的戴維斯雙擊。”
與此同時,量化私募也罕見集體發聲,表示對中國資產的看好。4月9日,寬德投資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正深度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制度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雙重紅利持續釋放,為A股市場構筑長期價值錨點,近期已加快建倉,在滬深兩市均大幅增持股票。考:《堅定看好A股市場,堅持滿倉運作,百億量化私募罕見集體發聲!》
國家隊出手!公私募紛紛自購!
4月7日,市場巨震之際,「中央匯金」為首的國家隊率先出手,連續增持ETF,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和信心。隨后,多位私募、公募管理人紛紛宣布自購旗下基金,以真金白銀表達對中國資產的看好。
4月9日,百億私募因諾資產發布公告:”本周自購指數增強策略的資金超1000萬元,后續還將以自有資金進一步增持在管產品,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國市場“;同日,神農投資陳宇公開發文:“神農投資明日以自有資金增持”。
4月共有9家公募管理人發布自購旗下權益型產品公告,其中4位公募管理人明確產品:鵬揚基金表示以1500萬元自購旗下鵬揚成長領航混合A、鵬揚數字經濟先鋒混合A、鵬揚產業智選一年持有混合A;中信建投基金表示以500萬元自購中信建投行業輪換混合A;方正富邦基金以500萬元自購旗下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ETF;摩根資產管理公告以3000萬元自購摩根中證A500增強策略ETF。
早在1月23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就指出“將引導基金公司將每年利潤的一定比例用于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公募排排網梳理發現,1季度共有2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自購旗下主動權益基金,涉及65只基金,合計53345萬份。
從管理人角度來看,自購份額居前5的公司依次是鑫元基金、興證資管、工銀瑞信基金、中銀基金、中郵基金,分別自購10199萬份、9957萬份、6372萬份、4397萬份、3502萬份。
具體到產品維度,1季度共有15只產品獲自家管理人增持1000萬份以上,自購份額居前2的基金分別是鑫元基金旗下的鑫元清潔能源混合發起式A、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的工銀現代服務業混合A。
美股、黃金現分歧?私募大佬觀點不一!
4月,美國一度出現“股、債、匯三殺”,與此同時,國際金價則是一路高歌猛進,接連創出歷史新高。對此,私募大佬之間觀點不一。
東方港灣但斌表示:“美股這波下跌,從恐慌程度上類似于2008年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2020年疫情爆發導致的危機,這可以從恐慌指數中覓得可能的答案。今天我們正處于強勁發展的人工智能時代,但被貿易戰的‘噪音’干擾,也許多少年后,翻看歷史畫卷,今年此刻正發生的重要事件其實影響并不如我們想象的那般巨大,真正有深遠意義和價值的還是技術進步本身!”
橋水(中國)投資明確表達對美股的謹慎態度:“當前美股市值規模占據全球公開交易股票總市值的70%以上。維持這樣的市值規模,需要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持續性資本流入。如今,在美國政策環境劇變的背景下,維持這樣的投資是否仍然是審慎且合理的”、“各國加速推動AI技術本土化,并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實施反制措施,美國公司的全球競爭地位及盈利能力可能快速衰減”。
進化論資產王一平同樣表示:美股第一波沖擊可能在恐慌中告一段落,但一毛錢都不買,因為后續還會下跌——估值高企、AI賽道增速邊際下滑、關稅戰帶來的通脹失控內部混亂。
對于黃金,私募大V“老曾阿牛”(盛麒資產投資總監曾文凱)表示在目前發鈔的貨幣體系下,繼續看好黃金這個錨,而林園、李馳等私募實控人則持相反態度,林園表示:“從價值的角度來看,黃金是沒有價值的。很難說清楚價格到底是高是低。過去100年里,黃金在超過60%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是下跌的,即便回調一半也不會去買,不會關注”。
百億私募最新持倉名單出爐!高毅資產持股近300億!
4月落下帷幕,上市公司一季報完全披露,百億私募重倉股也得以浮出水面。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共有26家百億私募共現身168家上市公司一季報前的10大股東名單,持股市值合計500.22億元。行業分布上,化學制品(11家)、光學光電子(9家)、化學制藥(7家)、計算機設備(7家)居多。
具體到個股層面,有8家公司單筆持倉在10億元以上,依次是:海康威視(高毅資產107.5億元)、紫金礦業(高毅資產65億元)、恒力石化(玄元投資32.8億元)、京東方A(高毅資產15億元)、龍佰集團(高毅資產14.2億元),東方盛虹(玄元投資12.1億元)、沃爾核材(通怡投資10.1億元)。
從私募管理人角度上看,持股市值居前5的私募依次是高毅資產、玄元投資、迎水投資、阿巴馬私募、通怡投資,分別持有273.1億元、72.8億元、33.2億元、30.1億元、29.8億元。高毅資產在1季度對第一大重倉海康威視略做減持,增持了紫金礦業、京東方A、龍佰集團、安琪酵母、TCL科技,新進了云鋁股份、中國鋁業、國瓷材料、松井股份。
進一步梳理發現,有10家公司同時被兩家及以上百億私募共同持有,具體名單為:沃爾核材、姚記科技、揚帆新材、仙樂健康、蘇交科、柳鋼股份、壘知集團、精研科技、光莆股份、東方盛虹。
私募備案數再創新高!頭部量化備案數居前!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4月共有1137只證券類私募產品備案(來自635家私募),環比3月的1007只增長12.91%,再度創出年內新高。
劃分一級策略來看,股票策略共有732只,占比超64%;多資產策略占170只,期貨及衍生品策略占132只,組合基金、其他策略、債券策略分別有47只、29只、27只。
劃分二級策略,備案數居前5的二級策略分別是:主觀多頭(340只)、量化多頭(229只)、股票中性策略(115只)、復合策略(104只)、量化CTA(77只)。
劃分三級策略,備案數居前5的三級策略分別是主觀選股(334只)、量化選股(82只)、中證500指增(75只)、其他指增(43只)、量化多策略(37只)。
從備案主體來看,4月產品備案數居前10的均為規模50億以上的頭部量化私募。明汯投資、北京正定私募等3家百億量化私募備案數居前3,且備案主力均為量化多頭策略。(點此查看收益)
[應監管要求,私募基金不能公開展示業績,文中涉及收益數據用***替代,合格投資者可掃碼查看收益數據。]
百億私募調研:林園、東方港灣、寧波幻方盯上這些公司!
市場動蕩之際,作為行業頭部的百億私募并未減緩調研的腳步,過去的4月份共參與了716次調研,涉及325家上市公司。
從行業分布來看,百億私募4月調研次數最多的5大行業依次是: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力設備、計算機,分別被百億私募調研161次、121次、84次、48次、36次。食品飲料行業中,調研次數居前3的公司依次為:立高食品、絕味食品、中炬高新;通信行業中,新易盛、天孚通信調研關注度居前。
多家知名私募管理人參與了上市公司的調研:如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親自參與華森制藥的調研;東方港灣調研了樂心醫療、新洋豐;寧波幻方量化調研了廣聯達、山金國際、東方電熱、立訊精密、棕櫚股份;泓湖私募調研了寧波銀行;海南希瓦調研了三夫戶外、敷爾佳、科大訊飛;國新新格局調研了立訊精密。
經梳理發現,4月有多家上市公司同時被多家百億私募共同調研:如海外營收占比較高的立訊精密和安克創新,在4月分別被29家、12家百億私募調研。(點此領取全名單)
立訊精密管理層在調研活動表示:“雖然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地緣政治沖突不斷,貿易壁壘與政策頻繁變動,但是我們也看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爆發,AI、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在各行業加速融合,為消費電子、汽車和通信領域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和更為廣闊的市場成長空間......全球只有少數企業有能力提供運力上的產品,立訊有幸就是其中頭部企業之一”。
安克創新方面同樣表示:關稅加征主要影響成本端,但公司擁有良好的毛利率和較強的品牌粘性,與用戶連接緊密,內部對未來的展望并未過度悲觀。自2022年起,公司就已經考慮過未來可能面臨的極端情況,已做好充分準備。
(以上內容不構成股票推薦及投資建議,個股數據不代表未來表現,不代表基金必然投資方向。)
ETF規模飆升!首次突破四萬億大關!
近年來,ETF已然成為國家隊在內的各路長線資金借道入市的重要工具,規模也因此迎來了迅速增長。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4月18日,國內ETF總規模首次超過4萬億元大關,其中,權益類ETF規模合計超過3.3萬億元,占比超過八成。
公募排排網梳理發現,截至2024年末,“中央匯金”共持有67只ETF基金,持倉市值約為10530億元,其中大多布局寬基指數,其超8成ETF持倉跟蹤滬深300指數,其余2成大多布局中證1000、中證500指數。除此之外,私募機構與外資機構也頻頻現身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單。
200億訂單落地!新華保險、中國人壽盯上“中國版標普500”?
4月29日,新華保險、中國人壽共同宣布:擬各出資100億元認購國豐興華(北京)發起設立的「鴻鵠志遠二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據悉,該基金聚焦中證A500指數成分股中符合條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通過低頻交易、長期持有的方式獲得穩健股息收益。此前新華保險和中國人壽已各出資250億認購「鴻鵠基金一期」,這是首支由保險資金設立的私募證券類基金。
中證A500指數覆蓋A股、港股市場,采用行業均衡編制方法,從各行業選取市值較大、流動性較好的500只證券作為樣本,同時優先納入細分行業龍頭,在分散持有的同時,兼具價值與成長。
風險揭示:投資有風險,本文不構成任何宣傳推介及投資建議。本資料涉及基金的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諾或預測產品未來收益。本資料所涉產品數據及信息來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機構或外部數據庫等,我司無法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作出實質性判斷和保證,投資者須以中國證監會資本市場電子化信息披露平臺、基金管理人官方網站及其委托的基金估值核算機構發布的內容為準。投資者應謹慎注意各項風險,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銷售文件,充分認識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投資決策,對投資決策自負盈虧。我司不從事任何基金評價業務,相關排行(如有)均為內部評定結果,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