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3日訊(記者 封其娟)據中基協,已至中旬,5月份仍無新登記私募。
截至4月30日,年內新登記私募54家。看過去三年同期數據,新登記私募數量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今年新登記私募中,團隊背景呈現量化與公募兩大特色。
深圳九木實控人余浩,擁有十余年量化經驗,擅長大宗商品 CTA 策略;橫琴通源得一實控人欒峰從物理學跨界量化投資,合規負責人羅宇翔也曾任近11年量化研究員;另外,上海喜安實控人俞科進曾任職中郵創業基金、易米基金;上海范達的尤柏年,有華寶基金、鵬華基金履歷;深圳齊辰的劉競曾在南方基金、嘉實基金就職。
與機構登記冷清形成對比的是私募產品迎來備案熱潮。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截至4月30日,年內已有1372家私募累計備案私募證券產品3491只,較2024年同期的2515只同比增長38.81%。
整體來看,股票策略仍占據主導地位。量化策略在私募領域的持續滲透,并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策略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私募備案A500指增產品熱情進一步升溫,黑翼資產、寬德私募、世紀前沿備等百億量化私募是備案主力軍。
有業內認識認為,量化在私募領域的快速增長主要受益于三方面因素。首先,2025年A股市場流動性回暖,波動率回升,為量化策略提供了更豐富的交易機會;其次,經歷市場周期后,投資者對收益穩定性需求提升,而量化策略憑借其紀律性、分散化特征,更易獲得機構及高凈值客戶認可;最后,私募機構持續加碼AI建模、另類數據挖掘等技術應用,使得因子有效性及策略容量顯著提升,推動產品發行放量。
新登記私募中,量化投資、公募背景成兩大派別
截至4月30日,今年來新登記私募共計54家,其中私募證券基金,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分別有21家、33家。
經統計,2024年同期新登記私募共計49家,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分別有14家、35家;2023年同期新登記私募共計312家,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分別有120家、191家;2022年,同期新登記私募共計448家,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分別有210家、246家。
再看月度數據,今年1-4月新登記私募分別為13家、6家、19家、16家。其中,新登記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有5家、3家、9家、4家,新登記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分別有8家、3家、10家、12家。
今年4月登記的武漢北格,成立于2021年11月。該私募副總張子法先于華夏基金國際投資部擔任金融工程師,后在天弘基金歷任股票研究員、基金經理及指數與數量投資部資深研究員。
不同于武漢北格成立4年多才于中基協登記,深圳九木成立于今年1月,不到3個月便完成登記。實控人余浩是一位量化圈的“老將”,曾任西南證券量化投資部投資經理,參與籌備量化私募中量投資產并擔任董事、大宗商品投資經理,2019年加入另一量化私募海南盛冠達,成為CTA 團隊負責人,日常負責CTA策略的統籌及研發。
1月登記橫琴通源得一,創始團隊也帶有濃重的“量化”色彩。該私募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欒峰是巴斯大學光子與光子材料研究院博士后、悉尼大學物理系博士后研究員,又先后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深圳大學。之后,欒峰歷任百億量化私募茂源資本高級研究員、鯤山科技創始合伙人兼研究總監、量化私募深圳鯤騰副總兼投資經理。其中,鯤山科技是一家在量化領域頗有影響的金融科技公司。
同時,合規風控負責人羅宇翔也曾先后擔任鯤山科技投資總監、深圳鯤騰合規風控負責人。在此之前,羅宇翔還在格雷厄姆資本擔任近11年資深量化研究員。
3月登記的多家私募創始團隊多有公募從業經歷。上海喜安實控人俞科進曾歷任中郵創業基金、易米基金;上海范達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尤柏年,歷任華寶基金、鵬華基金;
深圳齊辰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劉競,曾就職于南方基金、嘉實基金。
2月登記的上海世贏,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王健歷任長信基金、金元順安、長安基金;副總兼投資負責人陳紅,歷任金元順安、興證全球基金等;另外,1月登記的江蘇博益,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熊偉曾任職博時基金多年。
證券類產品備案回暖,量化產品占近半壁江山
據私募排排網,從月度備案情況來看,今年1-4月分別備案產品732只、546只、1043只和1170只。除2月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環比上月略有下降外,其余月份均較前一個月呈現平穩增長勢頭,尤其是4月備案產品數量創下近24個月新高。
年內備案的股票策略產品共2200只,占比高達63.02%,持續成為私募產品的主流選擇。
與股票策略相關性較低的多資產策略和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日益受到青睞,年內分別備案518只和414只,占比分別為14.84%、11.86%,已成為繼股票策略之后的重要配置選擇。
年內備案量化私募產品共1530只,占到年內備案私募證券產品總量的43.83%,接近半壁江山。其中,股票量化策略以1056只的備案量遙遙領先,占比高達69.02%。緊隨其后的是期貨及衍生品策略,備案數量達246只,占比16.08%,成為量化領域的第二大策略類別。
股票策略中,主要分布在指數增強和股票市場中性兩大策略,年內新備案產品各有684只、318只,依次占到量化產品總量的44.71%和20.78%。期貨及衍生品策略中,量化產品呈現單極發展態勢,主要分布在量化CTA策略中,今年以來備案產品235只,占量化產品總量的15.36%。
小規模私募成備案產品主力。今年以來有產品備案的1372家私募證券管理人中,小規模私募管理人數量最多,其中0-5億和5-10億規模私募管理人分別有850家和167家,分別備案產品1240只和407只,合計備案產品數量幾乎占到總量的一半,數據充分體現了中小私募的市場活力。
頭部私募展現規模效應,盡管大型私募機構數量較少,但展現出更強的產品發行能力。年內有備案產品的50-100億和100億以上規模私募管理人分別有58家和59家,依次備案產品336只和789只,平均每家備案產品數量明顯領先于其余規模私募。
年初至今,有產品備案的1372家私募證券管理人中,575家私募證券管理人備案產品數量不少于2只,其中469家備案產品2-5只,61家備案產品6-9只,26家備案產品10-19只,18家備案產品不少于20只。今年以來備案產品數量不少于10只的私募證券管理人中,百億私募占到25家,量化私募占到28家,百億量化私募占到18家。其中今年以來備案產品數量排名前五的均為百億量化私募,分別是寬德私募、黑翼資產、北京正定私募、明汯投資和量派投資,依次備案產品78只、74只、44只、41只和37只。
截至4月30日,今年以來完成備案的私募A500指增產品高達165只,其中百億私募成備案主力,共有17家百億私募今年以來備案私募A500指增產品142只,占到今年以來備案私募A500指增產品總量的86.06%。其中黑翼資產、寬德私募、世紀前沿備案數量位居前三,分別備案38只、37只、16只。此外,茂源量化、衍復投資、卓識投資、量派投資、明汯投資等百億私募備案數量居前,分別備案9只、7只、5只、5只和5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