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80年代紅極一時的 “四大名旦”,憑 “天下第一嫂” 成國民女神。
事業巔峰時,丈夫為娶她竟寫下“開除保證書”,不惜賭上軍籍鐵飯碗,這段孤注一擲的愛情曾轟動全國。
如今76歲的她經歷喪夫之痛后,到底過得怎樣?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藝途開篇
回首王馥荔的演藝生涯,她手握中國電視金鷹節最佳女演員獎、金鳳凰獎等多個重磅獎項。
這位 76 歲的老戲骨,用實力詮釋著什么叫做真正的 “常青樹”。
1949年,王馥荔出生在江蘇省徐州市一個藝術世家,父親是戲劇學院的京劇老師。
小時候的她,常常搬個小板凳,趴在父親排練廳門口,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臺上演員們精彩的表演。
12歲那年,懷揣著對戲曲的熱愛,王馥荔考入了戲曲學院,專攻花旦后又學青衣。
每天天還沒亮,校園里就能看到她勤奮練功的身影,壓腿、吊嗓,樣樣不落。
課余時間,她還偷偷跑到隔壁話劇教室,踮著腳尖扒著門縫,學習不同的表演形式。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戲劇性,1967年,剛剛畢業的王馥荔遭遇十年動蕩,被下放到農村種棉花。
烈日下,這個曾經舞臺上的小姑娘,雙手磨出血泡,皮膚曬得黝黑,卻咬牙堅持著。
也許正是這段經歷,讓她的表演多了一份真實與堅韌。后來,憑借出色的表現和好學態度,她調回省城加入江蘇京劇團。
回到劇團的王馥荔一直默默無聞地演著小角色。
直到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20世紀70年代,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要來南京觀看江蘇省京劇團排演的樣板戲《沙家浜》,可飾演 “阿慶嫂” 的演員突然嗓子發炎說不出話。
關鍵時刻,王馥荔臨危受命。沒有太多準備時間,她靠著平日積累的功底,將阿慶嫂的精明能干、機智過人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次出色的臨場發揮,不僅贏得了觀眾的掌聲,更讓她一舉成為劇團的當家花旦,同時吸引了不少影視劇導演的目光。
銀幕沉浮
在王馥荔的演藝生涯中,《沙家浜》成為了她的轉折點。
這次精彩的表演不僅讓她在京劇舞臺上嶄露頭角,更為她打開了影視圈的大門。
八一電影制片廠向這位新星拋出橄欖枝,邀請她出演《水上游擊隊》中的江南姑娘一角。
1973 年,她攥著《水上游擊隊》的劇本登上南下火車,擁擠的車廂里,扛著大米的王群一抬頭,兩人就此相遇。
同車的王群,是一位來自部隊文工團的演員,兩人不僅是老鄉,更是這部劇的搭檔。
片場的烈日下,王群手把手教她走位,用草帽給她扇風。
收工后總能在她化妝臺看到裹著棉布的涼粥。
在殺青那天,王群向她表明了心意,兩人正式在一起了。
然而,甜蜜的戀情很快遭遇現實的考驗。
因王馥荔的家庭成分問題,王群的結婚申請遭到部隊駁回。
如果一定要結婚,王群可能面臨著被開除的嚴重后果。
王群毅然向組織表明非她不娶,這份執著打動了組織,兩人終于舉行了簡單而溫馨的婚禮。
婚后兒子王驍出生,正值王馥荔事業最火的時候。
有次她正準備進組拍一部沖獎大戲,卻發現兒子發燒到39度。
她二話不說推掉片約,在醫院走廊里抱著兒子來回踱步,額頭貼著兒子滾燙的小臉。
為陪伴兒子,她推掉許多拍攝工作,雖然錯失了一些獲獎機會,但換來了兒子的優秀成長。
步入影視圈后,王馥荔憑借扎實的演技功底迅速崛起。
在《金光大道》中,她將農村婦女呂瑞芬的善良、賢惠演繹得入木三分,讓觀眾仿佛看到了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鄰家嫂子。
這個角色為她贏得了“天下第一嫂”的美譽,也奠定了她在影壇的地位。
從青春少女到農村婦女,從鄰家姐姐到命運多舛的苦命人,王馥荔塑造的每個角色都栩栩如生。
她總是在深夜戲份結束后,仍伏案思考第二天的表演,揣摩角色的細微情感變化。
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讓她的演技不斷突破。
而這樣精神也影響了他們的兒子,在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中長大的王驍,對表演產生濃厚興趣。
然而,深知演藝圈艱辛的父母,選擇送他出國深造。
在國外,王驍不僅學成三維動畫專業,還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但演員夢想始終在王驍心中燃燒,2004年,他放棄加拿大的優渥工作,毅然回國投身演藝圈。
從最基礎的群演開始,他經歷過導演的訓斥,也遭遇過表演的困境。
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賦,一步步在演藝圈站穩腳跟,用實力向觀眾證明了他與父母一樣的優秀。
歲月展從容
在4月27日的華表獎紅毯上,76歲的王馥荔身著暗紋旗袍緩緩走來。
這是她在丈夫王群去年10月離世后的首次公開露面。
雖然眼角新添了幾道皺紋,腰背卻依然挺得筆直,仿佛又讓人看到了當年“天下第一嫂”的風采。
后臺休息區,兒子王驍早早候在那里。
46歲的王驍如今已憑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縣委大院》《狂飆》等作品站穩腳跟,褪去了“星二代”的標簽,成為觀眾認可的實力派演員。
母子倆低聲交談時,王馥荔不時伸手替兒子撫平西裝上的褶皺,眼神里滿是欣慰。
盡管現在的王馥荔已不再頻繁出現在熒幕前,但對表演的熱愛從未消退。
她時常在家反復觀看經典影片,用紅筆在劇本上密密麻麻地標注表演細節。
偶爾遇到合適的小角色,她依然會毫不猶豫地走進片場,哪怕戲份不多,也要將每個鏡頭都演繹得盡善盡美。
除了藝術創作,王馥荔還將目光投向了公益事業。
她格外關注兒童教育和文化傳承,經常走進偏遠山區的學校參與相關公益活動。
她會蹲下身,耐心地教孩子們念繞口令,手把手地指導他們畫戲曲臉譜,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傳統文化的根脈。
結語
縱觀王馥荔數十年的演藝生涯,她展現出的不僅是精湛的演技,更是一個藝術工作者難能可貴的品格與精神。真正的成功不在于獲得多少掌聲與榮譽,而在于始終如一地堅守初心,在專業道路上持續進取,在生活中保持真誠與善良。所有的光環背后,都有一個不懼艱辛、勇往直前的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