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9日從首都電力交易中心獲悉,隨著4月新疆送北京的1200萬千瓦時錯峰綠電交易量全部完成,北京新疆攜手通過“新疆綠電午間發、北京負荷晚間用”的市場化交易新模式,首次實現新疆午后陽光“點亮”北京夜景。
此次錯峰交易的綠電主要來自新疆阿勒泰、哈密等地區的光伏發電企業,通過特高壓直流工程通道,跨越約3000公里向北京錯峰輸送,主要滿足國家大劇院、中國國家圖書館、首都博物館等電力用戶的綠色用能需求。
±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新華社發
這一綠電錯峰交易新模式由北京電力交易中心與首都電力交易中心、新疆電力交易中心聯合實施。利用天然的光照時差特性,將新疆午后光伏發電高峰與北京傍晚用電高峰精準銜接,此舉既為破解新疆新能源消納難題、促進新疆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也為“雙碳”戰略落地和北京電力保供、能源低碳轉型增添了新動能。
“考慮到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能力波動性較大的特點,我們創新采用綠電錯峰交易的方式,共成交以光伏發電為主的電量1200萬千瓦時,在擴大綠電進京規模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新疆光照充足時段的光伏消納。”首都電力交易中心交易員崔東君說。
2025年以來,首都電力交易中心通過平臺聚合等方式,創新開展省間綠電集中競價交易,截至5月初,新疆送北京綠電交易達成電量已經超過3200萬千瓦時。
國家大劇院夜景。新華社發
近年來,北京市外調綠電規模持續擴大,綠電供應更加充足。數據顯示,北京市外調綠電消納量由2016年的98億千瓦時提升至2024年的350億千瓦時,全市綠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由2016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29%。2025年,預計北京外調綠電規模將超過400億千瓦時。(記者馬曉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