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都教育格局迎來重大變革,多所民辦學校陸續完成向公辦性質的轉型。在這場教育生態重塑中,成都市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原四川師范大學實驗外國語學校)脫穎而出,憑借資源整合與戰略升級,以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民轉公”浪潮中的標桿案例,發展態勢尤為矚目,引發了教育界與廣大家長的高度關注。
成都市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
受2024年中考命題難度提升影響,考生整體成績出現下降,使得成都絕大多數高中的錄取分數線均低于2023年。通過梳理2024年成都各高中錄取分數線數據可以發現,長期以來相對穩定的高中招分排名的格局正發生顯著變化。
在此背景下,成都市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以下簡稱青羊教科附)卻逆勢而行,在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兩個方面大幅上漲,堪稱最大的“黑馬學校”!
2024年,青羊教科附錄取分為578分,較2023年上漲了9分;錄取位次為9048,較2023年上漲3276個位次。
上漲分數還未上雙位數,但位次相差卻有三千多位,明顯2024年的分數含金量更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錄取平均分從576分到597分,在主城區各學校中,學校收分的排名從2023年的第38位沖到了2024年的第26位,“黑馬學校”實至名歸!
行內人士形象地稱其自 “民轉公” 后便以驚人速度發展,宛如在 “天上耍”,以令人驚嘆的姿態飛速發展。
究竟是怎樣的資源整合與創新實踐,讓這所學校收獲如此高的評價?又是什么樣的轉型路徑,使其在成都教育版圖中嶄露頭角?
01 迎來歷史機遇,全面提檔升級
學校始建于2001年,地處青羊源城核心區域,與金沙文明毗鄰而居,與杜甫草堂舉目而望,是一所涵蓋小學、初中、高中的十二年制學校。學校占地面積108畝,現有教學班96個,在校學生4500人,在校教職工近500人。
自2023年轉公正式納入青羊區公辦教育體系后,在青羊區委區政府和去教育局大力支持下,全面導入青羊區教科院的學術資源、專業力量和平臺優勢,在辦學條件升級、師資隊伍提檔、課程體系重構、育人模式創新等多個領域實現快速突破,致力于打造一所彰顯教育學術氣質、引領育人方式變革、突出核心素養導向、有溫度的新時代未來學校。
02 名校長矩陣強勢集結,開啟教育“夢幻聯動”
辦好一所學校,政府的支持至關重要,而管理團隊和教師隊伍則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為將青羊教科附打造成青羊區的教育 “金字招牌”,學校在組建新的領導班子方面下足了功夫,匯聚了來自 區教科院、石室聯中、泡桐樹小學、樹德中學、成都外國語學校 等多所名校的精英人才,形成了強大的 “夢之隊”。
青羊區委教育工委委員、青羊區教育局黨組成員、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邵開澤擔任學校黨總支書記。他不僅是西南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高級研修學者,還在多個教育學會和研究機構擔任重要職務,擁有豐富的教育管理和學術研究經驗。
邵開澤
成都市青羊區委教育工委委員
青羊區教育局黨組成員
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
西南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師范大學高級研修學者
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所(成都中心)副主任
成都市教育學會副會長
成都市優秀督學
成都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
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
青羊區第四批有突出貢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優秀專家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基礎教育課程教學創新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陶研會中小學財經素養教育專委會常務理事
四川省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四川省陶研會小語專委會副理事長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督導評估專家
成都市中小學黨建和思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
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校長李朋來自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都極具知名度的石室聯合中學。作為四川省中學數學骨干教師、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他在教育教學和管理方面成績斐然,是 “青羊之星” 優秀青年專家人才和青羊區特級教師。
李朋
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黨總支副書記
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校長
(原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四川省中學數學骨干教師
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
成都榜樣文明校園培育者
成都市新課改先進個人
成都市優秀德育工作者
“青羊之星”優秀青年專家人才
青羊區特級教師
青羊區學科帶頭人
青羊區十佳班主任
學校副校長、小學部執行校長陳鐵軍,來自“五朵金花”之一的泡桐樹小學,曾擔任泡桐樹小學書記、泡桐樹小學(桐欣校區)執行校長。她是四川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專委會理事、成都市學科帶頭人,在小學教育領域有著深厚的造詣。
陳鐵軍
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副校長、小學部執行校長
原成都市泡桐樹小學書記、成都市泡桐樹小學(桐欣校區)執行校長
四川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專委會理事
四川省小學骨干教師
成都市學科帶頭人
成都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青羊區特級教師
青羊區優秀教師
青羊區優秀輔導員
青羊區優秀指導教師
青羊區優秀共產黨員
學校副校長吳強來自于樹德中學光華校區,是樹德中學光華校區的創校名師、教研組長、管理干部,作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訪問學者和四川省骨干教師,他在高中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經驗豐富,成果顯著。
吳強
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副校長
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學生物學教研員
(原成都市第九中光華校區創校名師教研組長管理干部)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訪問學者
四川省專家服務團專家成員
四川省中小學教材專家庫專家成員
四川省骨干教師
成都市優秀督學
成都市未來名師
成都市教育學會生物教學專委會理事
青羊區人民政府督學
青羊區特級教師
校長助理覃興城來自于成都外國語學校,曾擔任成外的課程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和成外名師工作室領銜人。他不僅是教材主編,還在全國和省級教學比賽中屢獲佳績,在課程教學和教師培養方面有著獨特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
覃興城
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校長助理
(原成都外國語學校教學管理干部)
普通高等學校“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學物理教學研究》主編
義務教育物理統編教材教師教學用書分冊副主編
全國中學物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
四川省中學物理教師課堂教學展評一等獎
成都市科研課題成果一等獎
03 教科院專家助力,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育科學研究院是地方上非常重要的教育部門,主要職能是教育研究與規劃、教學指導與服務、教育質量監測與評估、教師培訓與專業發展、教育政策咨詢與服務,也是名優教師的孵化基地。由青羊區教科院院長擔任學校書記,代表著學校與青羊區教科院的深度融合,過去的這一年中,教研員分別入校指多達一百余次。
2024年5月16日,17名教研員入校指導課堂教學改革
2024年8月28日,30名教研員集體入校指導
在教研員的入校指導中,教師們變身學生參加“中高考”,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學科知識體系,針對每一個學生精心設計教學,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每個學期,青羊區教科院全體教研員入校3-5次,在小學、初中、高中全面展開調研、評估和指導,他們進課堂、聽匯報,對話學生、教師和家長,在課程建設、課堂教學、質效評估、教師培訓、教研科研等方面進行深入指導,入校蹲點指導,全員參與已成常態化。雙方通過課程開發、教改實驗、教師培養等多維度合作,構建“理論研究-實踐驗證-質量提升-成果孵化”的閉環機制,有力推動了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04 “內培+外引”,構建高水平教師隊伍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青羊教科附成績斐然。學校現有教師400多人,其中有210人是省、市、區的優秀教師,還有7位老師是省、市、區名師工作室的帶頭人。自從轉成公辦學校這一年,老師們各類獎項拿到 “手軟”,獲獎數量比以前增加了 180%,光是國家級獎項就拿了23個!
例如,曾王亮老師在第七屆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展示活動中榮獲一等獎,是全國小學組唯一的一等獎,四川省最高獎項。
獲獎證書
全校教師賽課、微課類獲獎共計135項,論文類獲獎112項,指導學生獲獎150項,區市級以上開展講座、經驗分享共計65場。
為進一步充實師資力量,學校還在大力“招兵買馬”,積極引進優秀人才,新招聘了近百名全國優秀教師。高中部更是收獲滿滿,吸引了6位其他優質學校的教研組長和12位在省市級教學比賽拿過一等獎的老師。新入職的年輕教師也大多畢業于北師大、西南大學等名校,學歷背景優秀。
新進教師培訓
2024 年,學校專門成立了 “教學指導天團”,成員包括全國著名的教育專家、省市教研員和名校教學高手。這些專家每周到校指導,帶著老師們一起備課、研究教學案例,幫大家一起進步。他們還會親自帶 “徒弟”,給年輕老師分享好的教學資源,創造展示機會,全方位助力老師們成長,也讓學校的教學質量蹭蹭往上漲。
05 迎校園升級改造,賦能成長新空間
政府在辦學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為學校硬件設施的升級改造提供了堅實保障。區政府投入專項資金,對學校辦學條件進行了全面優化,使學校的硬件設施和整體形象實現了跨越式提升。
升級后的校園,新添六處別具一格的活動空間:
創新實驗室彌漫著未來科技氣息,物理、化學、生物等實驗室設備齊全,營造濃厚的探索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學生科創中心
智慧教育中心
科學實驗室滿溢探索氛圍,精巧的吊裝設備有序排布,激發著求知與鉆研的熱情。
物理實驗室
化學實驗室
生物實驗室
開放式圖書館靜謐現代,藏書豐富,舒適的閱讀區為學生提供了知識汲取和心靈休憩的場所。
青羊教科附開放式圖書館
借閱室
菜園子綠意蔥蘢、生機勃勃,學生在此體驗農耕樂趣,感受自然的奧秘,培養實踐能力和勞動意識。
蔬菜種植地
紅色基地蘊含深厚紅色底蘊,通過珍貴史料與沉浸式場景,傳承紅色精神,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懷。
紅色基地
06 家長關注:學校怎么招?考生怎么進?
2025 TAX
參考2024年招生計劃,青羊教科附面向5+2區域招生330名,其中統招生280名(包含指標到校生188名),調劑生50名。5+2區域的考生可以通過指標到校、填報中考志愿進入學校就讀。
同時,學校面向“11+2”區域(四川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招收22名藝體特長生。“11+2”區域內在籃球、田徑、舞蹈、美術方面有特長的考生,可以申請學校藝體特長生計劃。
來源:蘭西小屋論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