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大半輩子,思來想去,最淺顯的道理,最直白的生活感受就是,那些看似免費的東西,其實是最貴的。
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人富不起來的原因,就是因為太愛占便宜,太喜歡走捷徑了。
就像在《胡雪巖》中有句話是這么說的:
“何謂‘半吊子’?半吊子就是只占得了便宜而吃不了虧的人。”
一個人越是想要天上掉餡餅,想要什么甜頭都往自己身上砸,那么最后什么也可能撈不到,只會更吃虧。
做人做事,千萬不能只占便宜,卻偏偏一點虧也吃不了。
看過這樣一段話:
“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虧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虧。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貪小便宜的人,喜歡占便宜的人,只會把自己的眼界縮小,把自身的格局變小,最終會拖自己后腿,根本沒法把自己的生活變得富有起來。
做人,永不占便宜
劉震云在一段采訪里說道:
“永遠別占人便宜。其一,大家聰明的程度都差不多,你占人便宜,對方其實是知道的,只是不說。
其二,一個人都到了要占人便宜的程度,可見能力已經低劣到了何等程度。”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大多數的區別都是小的。
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真的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
但是,哪怕只是其中微小的區別,也能夠看出一個人在本質上的差距。
比如說,那些愛占便宜的人,其實不管在現實生活當中,在哪里,做什么,眼光都是淺薄的,也都是短見的。
而且,喜歡占便宜的人,的確會養成一種壞習慣,最終不管做什么事,似乎都會本能地想要走捷徑,想要不勞而獲,甚至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心思,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企圖心和各種不可告人的目的。
《菜根譚》中說:
“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其實,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會在小事上,小問題上讓自己占盡先機,或者占便宜。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不是誰都是愚蠢的,都是瞧不見現狀的,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看破不說破。
所以,如果你想要獲取更多的財富,那么最聰明的活法,就是愿意讓自己吃虧,甚至是舍棄一些必要的利益。
喜歡占便宜,便無福氣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白占的便宜,你以為自己占了便宜,可是自己在背后早晚會付出太多的代。
因為所有便宜的背后,其實都是深坑。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其實永遠都知道,人這輩子,只有靠自己腳踏實地,靠自己的真實力,真才干。
然后,才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正能量的東西。
起碼自己也知道,只有在做人做事方面上,原則立場上都足夠正確,態度也足夠端正的話。
這樣,在為人處事上,才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諸如成長意義上的好處。
這樣的人,才能在接下來的歲月當中,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地打造自己,提升自己。
如此,最終可以靠自己,真正鍛煉出來了能力,提升了實力,也得到了更多好運的青睞,以及福氣的庇佑。
《菜根譚》有言:
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
做人做事,真的沒必要有半點的非分之想,更不要有占便宜的壞習慣,以及遏制住這種不好想法。
因為不管你多么能想,多么會想,多么精明,以為自己能夠占便宜,可最后都會讓自己丟掉更多,失去更多。
《菜根譚》中說:
世事虧乃福,人情淡始長。錢債好還,人情債難償。
讓自己活得正能量點吧,不要為了眼前的小利益,從而迷失了自我。
也真的要明白,一旦養成了占便宜的壞習慣,其實對于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來說,只會越來越吃虧。
一個人富不起來的根源,愛占便宜
一個人富不起來的原因,很多時候就是因為自己存在一些壞習慣。
而且這些壞習慣是特別低級的,比如說人雖聰明,但還很懶散。
又比如說,自己有能力,可偏偏喜歡占便宜,反而想要靠不勞而獲,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樣的人,往往越來越喜歡斤斤計較,越來越接受不了自己吃虧。
董必武曾說過:
“人要成功,做到兩吃,能吃苦,能吃虧。”
占便宜的人,也會遭遇到因果關系的輪回,以為自己占來了小便宜,然后就在那里沾沾自喜了。
可殊不知,自己在背后已經敗壞了名聲,讓人有了不好的印象,以至于在接下來的道路上,機會越來越少,屬于自己的機遇也越來越少。
《菜根譚》有一句話: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
反正,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是真正能夠拿得起,放得下,能夠理解他人,包容他人。
然后,對于自己的事,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一定會更加的執著,帶上更踏實的,更負責的態度去對待,最終能夠收獲能力,得到財富,甚至真正過上更有福氣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