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對美國關稅“未戰先降”,首波苦果已經來襲,島內7人竄美帶回了“好消息”,殊不知,400枚導彈只是特朗普設的圈套!
據臺海網報道,被美國征收了32%對等關稅后,島內經濟壓力巨大,被痛罵之下,臺當局不得不派了7名跨黨派民代前往美國“跪求談判”。
搞笑的是,花大價錢只見了幾個美國議員,在白宮草坪擺拍了幾張照片的臺“民代團”,卻在大吹“重大突破”。
尤其是民進黨民代王定宇,直接吹噓稱這次竄訪見到了“該見的人”,也得到了美官員“臺灣對美國是不可取代的存在”的表態。
但是,這個所謂的美官員到底是哪個人,什么職位,臺當局全程沒有透露,這很難不讓人懷疑,他們是在混淆視聽,用這種所謂“神秘感”來進行大肆宣傳,已然成為了臺當局的一種政治慣例。
熟悉臺當局這種套路的島內朋友們,早就很清楚了,臺官員哪次竄美活動不是“高規格”、“成果豐碩”、“美臺關系牢固”等等。
說到底,不過就是民進黨當局“大內宣”的慣用伎倆罷了。
這次臺當局官員竄美自然也是如此,即便談判無果,但他們仍然要自欺欺人。只不過,當數據擺在眼前時,臺當局就更是造不了假了。
據環球網報道,在美國對臺政策尚未徹底明朗之際,新臺幣突然開始大幅升值。
數據顯示,短短2天時間,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已經暴漲至29.41,大幅升值8.4%。
就拿臺積電來說,新臺幣每升值1%,盈利率就下降0.4%。
對于島內大多數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小企業來說,這個匯差無疑是一記大的悶棍,島內哀嚎一片。
面對這種情況,賴清德親自下場來掩蓋真相,試圖安撫人心。
他試圖將此解釋為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和外資流入的結果,但前民代郭正亮指出,這種說法根本就不成立,如果是這樣,那新臺幣應該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升值,而不是最近幾天暴漲。
郭正亮認為,新臺幣暴漲的真正愿意是美元出了問題,而賴清德不敢批評美元,所以才找各種借口。
與此同時,臺灣在與美關稅談判中,被迫接受退讓條件的說法也在坊間甚囂塵上。
對于美國來講,新臺幣升值正中其懷,因為這能改善美國對臺貿易逆差,促進其出口競爭力。
而賴清德當局在軍事上嚴重依賴美國,所以必然會一味附和特朗普,不敢擅自干預新臺幣升值,因為那樣可能會被美國扣上“操控匯率”的帽子。
只不過,賴清德雖然在不斷吹噓臺幣升值是很好的機會,要求其他人不要“惡意炒作”,但堅決不承認是對美國的讓步。
可以說,自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以來,賴清德當局的政策就一個“跪”字就足以概括。
而美國一向又喜歡利用“臺灣牌”來針對大陸,尤其是在中美大打關稅戰之際,臺灣顯然又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所以,在無限施壓之際,特朗普也需要給臺當局一定的“好處”,這樣才能讓其更加“賣力”的反華。
這不,就在臺當局為關稅壓力發愁之際,特朗普送來了賴清德最想要的東西:“魚叉”反艦導彈系統。
近日,美媒公布消息稱,臺軍前幾年訂購的“魚叉”反艦導彈系統即將再次發貨,訂單包括400枚魚叉導彈、100套發射裝置,還有配套的4臺雷達車,總價27億美元。
2020年美軍已經交付32套發射裝置,暫不清楚此次要交付多少套。
按照臺方的說法,這批導彈性能超美軍自用版,射程達148公里,能夠大幅提升臺軍的陸基反艦能力。
但懂點軍事的都知道,這些導彈在055大驅的防空網面前就是活靶子。
更別說解放軍現在有衛星+無人機+電子戰的三重監控,真打起來那些導彈發射車能不能活過第一輪打擊都是問題。
這些高價采購暴露出臺灣經濟的致命軟肋——根本沒有戰略自主權,對每個嚴重依賴,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上,都顯得捉襟見肘。
但美國不在乎呀,他們就是要趕在兩岸統一前,把臺灣的美元儲備換成軍火庫存,盡可能榨干臺灣的所有價值。
尤其王定宇還聲稱,這次竄美,臺灣在防務預算上與美方達成了某種“共識”,這更加反映出臺當局在提升軍費上的被動與無奈。
美國對臺灣經濟利益的再度攫取,表明其策略已經不限于輿論支持或者象征性聲明,而是越來越傾向于從實質上影響和控制臺灣的發展走向。
臺灣當前的經濟策略與日本當年簽署“廣場協議”后的路徑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1985年日本簽完廣場協議,日元五年內升值51%,泡沫經濟直接崩潰,最終導致長達數十年的經濟衰退。
而現在美國對臺灣下手更狠——日本當年GDP是美國的60%,還能咬牙硬撐;臺灣經濟規模只有美國的2.8%,卻要同時承受關稅、軍購、匯率三重收割。
看看臺當局的應對就知道多外行:
日本當年至少知道降息放水救企業,臺灣"銀行"卻連干預都不敢,眼睜睜看出口企業血流成河。
難怪島內網友怒罵:"這不是經濟決策,是自殺式謝罪!"
因此,對臺灣而言,為了短期內迎合美國而放棄長期利益,就是一種愚蠢的做法。
就連島內網民都看不下去了,直呼賴清德是“史上最爛的臺灣地區領導人,沒有之一”。
整體來看,美國的這套組合拳暴露了其真實意圖:既然保不住臺灣,那就榨干最后的價值。
關稅打擊出口,軍購消耗財政,升值幫助美貨傾銷,三步走下來臺灣經濟基本就剩空殼了。
想想也挺可悲,臺灣這些年買美國武器花的錢,被關稅砍掉的利潤,足夠給全民帶來很多福利了。
但民進黨當局寧愿把錢燒進美國軍火商的腰包,也不愿意改善民生,簡直就是"寧予外賊"的做派,勢必在未來繼續給臺灣帶來挑戰。
最近五角大樓突然加速交付魚叉導彈,說明美國判斷兩岸統一進入倒計時。
當"抗中"口號換不來美國撐腰時,臺當局再華麗的"大內宣"也遮不住經濟潰敗的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