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詹姆斯以狀元身份進NBA那會兒,耐克、阿迪、銳步搶得頭破血流。最后耐克砸下7年9000萬,這在當時簡直是“瘋了”——畢竟高中生新秀的商業價值誰都沒底。但詹姆斯用實力證明了一切:10次總決賽、4次總冠軍、歷史得分王,連耐克都沒想到,這個“小皇帝”能把自己的商業版圖撐到多大。
2015年,耐克直接甩出10億終身合同。更離譜的是,他們專門給詹姆斯建了棟“勒布朗創新大廈”——喬丹都沒這待遇。說是終身合同,其實更像“綁定未來”:除了代言費,還有球鞋分成,相當于詹姆斯每賣一雙鞋,耐克都得給他分點錢。這哪是簽約,分明是把詹姆斯當“合伙人”供著。
杜蘭特的4億,多少帶點“后浪”意味。
他新秀賽季就展現實力,耐克早早就把他當“下一個頭牌”培養。KD系列球鞋賣得有多火?2022年數據顯示,KD15發售后首月銷量破200萬雙,直接給耐克賺了1.2億。2023年簽終身合同時,業內估摸著4億。但說實話,這數字放詹姆斯的10億面前,確實不夠看——畢竟杜蘭特的影響力和商業輻射面,還是比老詹差了一截。
但最有意思的還是庫里這事兒。
很多人不知道,庫里最早也是耐克代言人。2013年續約時,耐克高管覺得“一個投三分的控衛,能有多大市場?”,給的報價低得離譜。庫里一氣之下轉投安德瑪,當時安德瑪在籃球領域就是個“小透明”,誰能想到?
結果庫里用三分球“炸”出了一個時代:4座總冠軍、7次全明星、歷史三分王,連NBA都改了戰術——現在哪個隊不練三分?安德瑪跟著起飛:2015年庫里奪冠那年,安德瑪市值漲了80%;2023年財報顯示,庫里簽名鞋占了安德瑪籃球線65%的營收。
2024年,安德瑪直接甩出10億終身合同。這合同比耐克給的還“狠”:除了代言費,還有公司股權、產品分紅,甚至每拿一個總冠軍額外獎500萬。說白了,安德瑪是把庫里當“公司股東”在養——畢竟庫里能帶來的,遠不止球鞋銷量,還有品牌在籃球領域的話語權。
現在回頭看,耐克當初看走眼庫里,可能是這十年最虧的決策。詹姆斯的10億是“押對了寶”,杜蘭特的4億是“穩妥投資”,庫里的10億卻是“別人撿漏”。商業世界就這么現實:你輕視的潛力,可能轉眼就成了對手的搖錢樹。
話說回來,這三位的終身合同,其實也藏著球星價值的“潛規則”。詹姆斯靠的是“全領域統治力”,從戰績到人氣再到跨界影響力,樣樣頂尖;杜蘭特是“頂級實力+穩定輸出”,但少了點“破圈”的爆點;庫里最特別——他改變了籃球規則,這種“顛覆性價值”,才是安德瑪敢砸10億的底氣。
所以你說,到底是球星成就品牌,還是品牌成就球星?可能都不是——是彼此押對了對方的“未來”。詹姆斯押中了耐克的資源,耐克押中了詹姆斯的長青;庫里押中了安德瑪的孤注一擲,安德瑪押中了庫里的時代。這事兒,還真挺有意思的。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