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粉絲20多萬的抖音網紅,質疑胖東來玉石產品以次充好、牟取暴利,竟然逼得創始人考慮“關門大吉”。
事件的導火索始于4月初,網名“柴懟懟”的一名抖音玉石行業的網紅,發視頻稱胖東來商超的核心盈利點是玉石銷售,通過“低成本玉石高價銷售牟取暴利”,稱胖東來玉石品質差,買胖東來玉石是交“智商稅”。
胖東來被譽為中國最具良心的企業,服務水平堪稱零售行業的天花板。面對如此尖銳的攻訐,4月5日,胖東來商貿集團發布聲明反擊,指出柴懟懟涉嫌誹謗和不正當競爭。
隨即,胖東來披露數據顯示,2025年1—3月和田玉銷售收入為2190萬元,毛利率20%,占胖東來商貿集團62.7億元銷售額的0.34%,對3億元的同期凈利潤貢獻占比不大。
胖東來回應之后,柴懟懟繼續“攻擊”,直指胖東來和田玉產品質量低劣,并稱要組建維權群,讓胖東來退還相關貨款。
對此,4月30日胖東來公布珠寶部和田玉定價標準與退換售后標準,除此之外,當日還公布了關于起訴“柴懟懟商業詆毀、侵犯名譽權”一案已于4月25日立案,索賠不低于500萬元。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事發之后,許昌市場監管部門緊急檢查胖東來玉石業務,確認其銷售合規、毛利率符合聲明數據,這才真正還了胖東來一個清白。
盡管5月3日,抖音平臺認定柴懟懟29條視頻侵權,下架內容并限制賬號權限一個月。但截至此時,玉石風波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之久,相關侵權視頻已累計播放超千萬。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不白之冤,胖東來官方回應可謂有理有據,理性十足。但是其創始人于東來,卻徹底“受到了傷害”。
5月3日上午,于東來直接發文稱,如果不讓柴懟懟這種隨意污蔑傷害他人的行為受到應有的處罰,“我會主動關閉或永遠離開胖東來這個企業!”
隨后便將賬戶設置為私密賬號,自己把自己“關了起來”。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這一次,于東來真的傷心了。
有人質疑于東來,稱其“關閉胖東來”是一種道德綁架,也有人稱其作為一個老板過于“矯情”。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了解于東來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極其感性的人。在早年的一段采訪中,他曾這樣說過:
“我把心都掏出來了,他們再去埋怨我,再去指責我,甚至去告我。一個去幫助別人的人,去拯救別人的人,在付出了所有卻得不到理解,你想想他的心里是啥(滋味)?我也是人,我又不是神,我也去釋放自己的個性,我付出了所有你聽不懂,關了去龜孫!”
透過這段話,或許就能理解此次于東來聲稱“或關閉胖東來”的內心想法。
可回過頭來看,胖東來如何惹上這場“無妄之災”?
說到底,還是觸碰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眾所周知,玉石行業水很深,是一個因為認知混亂而充滿暴利的行業。胖東來以透明化經營沖擊了傳統玉石行業的“灰色規則”,而某些從業者則試圖借網絡暴力將其拉下神壇。
但值得一個警惕和反思的現象是,柴懟懟之流在污蔑胖東來玉石以次充好暴利銷售時,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證據,但是卻能在網絡掀起輿論巨浪。
一方面,這反映出目前“網絡造謠”猖獗的現狀。造謠者的造謠成本極低,同時又缺乏對于法律的敬畏之心。一旦演變成有組織、有預謀的“黑公關”,對于企業的傷害非常大。
另一方面,抖音作為平臺方,亦難辭其咎。于東來在聲明中除了表達對于柴懟懟的憤怒之外,更是表達了對于抖音平臺監管不力的不滿。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
胖東來的困境,是中國企業面對網絡暴力的一次標志性事件。于東來的憤怒,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所有在謠言中掙扎的經營者發聲。
若放任“按鍵傷企”成為常態,誰還敢做“老實人”?若商業信譽淪為流量博弈的籌碼,誰還能堅守“真善美”?
胖東來的命運,不該由一場鬧劇決定;商業文明的尊嚴,更不應被流量邏輯綁架。
我們需要的,不僅是一個“不關停的胖東來”,更是一個讓高尚者暢行、卑鄙者寸步難行的清朗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