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吉利德宣布將加大對美國業務的投資力度:110億美元。這些金額將用于其在美國的制造和研究中心建設。
近期,已有不少于9家外資藥企承諾在美國增加投資,包括強生、禮來、艾伯維、諾華、羅氏、安進、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等,都公布了未來幾年在美國的新增投資計劃,金額少則數十億美元,多則幾百億美元。
就在吉利德聲明發布的兩天前,特朗普又簽署了一項“促進國內關鍵藥品生產的監管減負”行政命令:要求除FDA外,環境保護署也要加快建設處方藥、活性藥物成分和其他必要原材料的制造設施。這相當于解決了美國原料藥被“封鎖圍剿”的后顧之憂;另外還要求FDA減少批準制藥廠所需的時間,并且增加外國制造工廠的費用和檢查。
這些政策都明確透露出一個信號:美國正在加速推進醫藥制造回流,這直接威脅到那些做代工的非美企業生產的價格和穩定。
新規解決原料藥供應問題
吉利德本就打算在2030年投入210億美元,特朗普簽訂新政策之后,吉利德把投資計劃追加到了總額320億美元,這些真金白銀將在近5年全部投到美國業務。
按吉利德的規劃,新增資金的大頭都將投入技術、運營和研發基地;預計40億美元用于資本項目,如新建實驗室和購置設備;最后的20億美元,則會投資于數字化和先進工程項目。
美國關稅政策的推動下,如何解決原料藥供應問題,成了各大跨國藥企最頭疼的事。去年,吉利德HIV業務實現營收196.12億美元,占總營收的68.2%。但一些大宗藥品原料藥都是依賴進口,抗HIV藥品的合成酶抑制劑就大多依賴供應商。
吉利的德其他治療領域并沒有太大的突破。吉利德曾喊下“在2030年前成為抗腫瘤巨頭”,但至今產品后線潛力不足:
TIGIT“不明朗的未來”,讓表現遙遙無期;最有前景的是戈沙妥珠單抗,卻在非小細胞肺癌和尿路上皮癌中接連失利;去年,斥資49億美元買來的CD47也被踢出了管線;CAR-T產品隨著KitePharma的費城工廠的關閉,可能也前景暗淡。
在這樣的情況下,吉利德其實面臨很大的供應壓力:一旦美國政府真的強征關稅,公司絕大部分原料都會翻倍漲價,而且可能造成供應鏈斷流。
特朗普針對原料藥出臺新行政命令:加快建設處方藥、活性藥物成分和其他必要原材料的制造設施,并且對海外相關藥品企業進行突擊訪問。這就加大了海外原料藥的供應風險。
不過,吉利德現在開始臨時抱佛腳,追加投資增加原料藥產能,或許已經有點晚了。一個成熟的原料藥生產基地沒有三五年的建設、磨合周期,根本不可能充足達產。如果吉利德真的要和中國供應商“脫鉤”,短期內公司可能會面臨比關稅更大的麻煩。
制藥巨頭,競相加碼美國醫藥制造
美國是全球仿制藥處方量占比最高的國家,高達90%,但大型跨國藥企一般不生產過專利期的藥品。美國約30%的仿制藥藥品原料依賴從中國、印度進口,其中印度的70%原料藥依賴中國。
關稅戰啟動以來,美國政府真的說服了一大批制藥企業在美國本土增加投資,其中既有美國企業禮來、強生、輝瑞、默沙東等,也有非美企業,如羅氏、諾華、GSK等。
4月22日,羅氏宣布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并創造1.2萬個就業崗位;4月10日,諾華宣布在美投資230億美元;阿斯利康承諾今年年底前在美國增加35億美元的投資……
這些企業的投資計劃動輒高達幾百億美元,很大一部分投入在研發領域。如百時美施貴寶,稱未來5年將新投資400億美元,用于核藥和AI制藥發展,但沒有透露有多少新增支出將超出常規研發和制造投入。
眾所周知,外企每年研發投入本來就很燒錢,BMS近期還有大規模裁員,能喊出“400億美元”的口號,恐怕也是迎合美國政令的無奈之舉。
也有很多企業加大美國生產能力建設。如諾華的230億美元就全部投向新建和擴建工廠,以生產各類原料藥、制劑和包裝。美國本土藥企就更不用說了,正全力支持制造業回流計劃:默沙東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開設了一家價值約10億美元的新制藥工廠;禮來宣布將投資至少270億美元在美國新建4個生產基地。
4月15日,特朗普政府才剛剛通過美國商務部啟動了針對“藥品”的調查,涵蓋了所有美國進口藥品,包括成品仿制藥、原研藥、生產這些藥品的成分,以及關鍵藥用成分的進口情況,就是為了此后全球原料藥供應鏈調整做準備。未來在美國生產制劑,可能真的會有原料供應難的麻煩,大藥企不得不未雨綢繆。
隨著美國加速收緊藥品關稅貿易戰的口子,很多企業都不免擔心。百時美施貴寶首席執行官Chris Boerner表示:“關稅政策可能會威脅到美國人的健康和美國經濟。”
撰稿丨苗苗
編輯丨江蕓 賈亭
運營|晨曦
插圖|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