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生
字虛谷、別署大韻堂,浙江開化人、自幼癡迷翰墨,于真草隸篆間探尋筆法意韻,幸得諸師提點、古帖滋養。各類比賽略獲些許榮譽,然深知藝海無涯,仍需上下求索,以筆墨傳情、繼古開新。
高駢 山亭夏日
34cm x 45cm
2025年
學 書 悟
文|江澤生
吾自幼嗜書,初涉墨池,僅覺其趣,未窺其奧。彼時鋪紙濡墨,率性而為,以童稚之心,涂鴉于素箋之上,或橫畫如柴,豎畫似繩,然每成一字,皆欣然自得,以為妙筆。
杜甫 江村
34cm x 45cm
2025年
既長,始知學書之難。從唐楷入門,顏魯公之《顏勤禮碑》為吾啟蒙之帖。初見其字,雄渾大氣,端莊厚重,心生敬畏。每日臨習,逐字揣摩,觀其筆法,逆鋒起筆,藏頭護尾,中鋒行筆,力透紙背;察其結構,寬博開張,疏密得當。每寫一橫,必思其起筆之藏鋒,行筆之穩健,收筆之回鋒;每寫一豎,仿若屋漏痕,力求沉穩有力。然初學時,手不聽心,筆鋒難控,筆畫生硬,結構松散,心中懊惱,卻未曾放棄。日復一日,反復臨摹,紙箋堆積如山,手指因握筆久而生繭,終得顏體之筋骨。
蘇軾 阮郎歸初夏
34cm x 45cm
2025年
后學魏晉,尤愛右軍之《蘭亭集序》。此帖如清風明月,神韻悠然,筆畫靈動多變,似行云流水。學“之”字二十余態,或輕盈飄逸,或沉穩端莊,各有風姿。為悟其筆法,日臨夜思,或于清晨微光下,或在月夜靜謐時,反復揣摩筆畫之粗細、長短、曲直,以及字與字之間的呼應、顧盼。然領悟此帖神韻實難,每覺稍有得,又覺差之甚遠,心中迷茫,如置身迷霧。幸得師友指點,豁然開朗,方知書法不僅在筆墨,更在心境與修養。
陸游 幽居初夏
34cm x 45cm
2025年
學書途中,亦知書法理論之重要。讀孫過庭《書譜》,悟“五乖五合”之妙,明創作時機與心境之關聯。乖時,心躁意亂,雖有技法,難成佳作;合時,心手雙暢,筆墨隨心,方能得自然之妙趣。觀米芾《海岳名言》,曉“八面出鋒”之理,用筆變化無窮,字如活物,姿態萬千。
晏殊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34cm x 45cm
2025年
寒來暑往,學書之路漫漫。夏日,蚊蟲肆虐,汗流浹背,仍揮毫不止;冬日,天寒地凍,手指僵凍,呵氣暖筆,繼續臨習。其間有進步之喜,亦有停滯之苦。每遇瓶頸,心生沮喪,然心中對書法之熱愛,如熊熊烈火,從未熄滅。以古人法帖為鑒,與師友切磋交流,不斷探索,終能突破困境,書藝漸長。
蘇軾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34cm x 45cm
2025年
今悟,學書如修行,始于興趣,成于堅持,終于心境。非一朝一夕之功,需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書法之道,不僅在筆墨技法,更在修身養性,以字觀心,以心馭筆,方能得書法之真諦,書人生之華章。
李白 塞下曲六首其一
34cm x 45cm
2025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