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不管有錢沒錢,總有人背后瞧不上你。窮的時候,人家當面背后都說你“沒本事”。
孩子成績一般,他們搖頭:“不是讀書的料。”你干活再勤快,他們撇嘴:“瞎忙活,一輩子富不了。”就連家里母雞少下蛋,都成了笑柄:“你看他家,連雞都養不好。
”這種明晃晃的輕視,像鈍刀割肉,磨得人心慌。你努力沒人看見,躺平就被罵得更狠,窮仿佛成了原罪。
可等你賺了錢,日子好過了,閑話又跟著來了。
蓋新房買新車,有人背后嘀咕:“指不定哪來的錢,干凈不?”客客氣氣待人,說你虛偽;稍微端架子,說你忘本。給長輩包紅包,少了說摳門,多了懷疑你有企圖。
幫襯親戚是情分,不幫就成“為富不仁”,咋做都不對。這種帶著嫉妒的審判,比窮時被看不起更讓人寒心。還有一種更隱蔽的“瞧不起”,是無處不在的比較。
你家孩子成績不如人,他們說:“養孩子真不行。”男人賺錢沒鄰居多,嘆氣:“唉,這命咋這么差。”日子清閑說你懶,忙碌又說你瞎折騰,橫豎都是錯。
他們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催婚催生催回家,像張網困住你。不按他們的“劇本”走,就是“不懂事”“異類”,反駁都難。
這種裹著人情外衣的壓力,才是最磨人的,讓人時刻覺得自己“不夠好”。為啥會這樣?
窮時被看輕,是有人把物質條件當衡量標準。富時被非議,是部分人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心里不平衡。
而無處不在的比較,背后是對“秩序”的維護,靠踩別人找優越感。
別忘了,農村是人情社會,可這人情不該變成傷人的利器。
那些瞧不上的目光,可能是偏見,可能是嫉妒,也可能是扭曲的“關心”。但日子是自己的,為啥要活在別人的眼神里?
你強大了,非議自然少;你通透了,就能一笑置之。再說了,誰能保證自己祖上沒當過農民?看不起別人,其實是看輕自己。
現在都講究城鄉一體,可老觀念還沒完全改過來。有人總覺得農民“土”“窮”,卻忘了自己祖輩也是從田里走出來的。
就像老話說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別瞧不起誰。農村要發展,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而不是互相看不上。與其盯著別人的生活評頭論足,不如多花心思過好自己的日子。
你說是不是?那些背后瞧不上人的,說不定自己日子也一地雞毛。
但咱不能跟他們較勁,把腰桿挺直了,過好自己比啥都強。最后說一句,別人怎么看是他們的事,咱自己得活得明白。
日子是給自己過的,管他誰瞧得上瞧不上,問心無愧就行。你對這事有啥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咱一起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