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原本已老花的眼睛,突然變得清晰,穿針引線都無需佩戴老花鏡。然而,這看似“視力好轉”的現象,實則可能是白內障的“障眼法”。醫生強調,若白內障不及時治療,極有可能引發青光眼等嚴重眼病。那么,白內障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一旦患病又該如何治療?
賀照陽 通訊員 汪心海
王鵬策 濟南報道
白內障是如何形成的
白內障作為全球首位致盲眼病,幾乎每個人都難以避免,嚴重時會導致失明。相關統計數據顯示,6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在60%-70%,而9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更是高達90%。白內障是如何形成的?
人的眼睛如同精密的照相機,瞳孔好比照相機的光柵,角膜和晶狀體恰似相機的鏡頭,眼底視網膜則如同相機的底片。
隨著年齡不斷增長,眼睛逐漸老化,晶狀體的代謝發生變化,變得混濁,白內障便由此產生。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王婷形象地解釋道:“當晶狀體保持透明時,我們看到的景象清晰明亮;而一旦晶狀體混濁,就仿佛眼前覆蓋了一層塑料薄膜,物體變得模糊不清,這就是白內障。”
近視也能引發白內障
白內障并非老年人的“專利”。除先天性白內障外,血糖高是促進白內障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因為不穩定的血糖會加速白內障的發生與發展。長期口服糖皮質激素類等藥物的人群,白內障的發展速度也會加快。
此外,高度近視人群發生白內障的年齡相對較早,且核性白內障更為常見。統計表明,在并發性白內障中,高度近視患者約占10%。
白內障有哪些癥狀
“視力下降是白內障最主要的癥狀。”王婷說,白內障具有漸進性、無痛性的特點,同時還會伴有對比敏感度下降。部分患者會出現屈光狀態改變,就像開頭提到的花眼突然好轉;還有些人看東西的顏色會發生變化;另外,畏光、眩光、視物重影等癥狀也可能出現,這些都可能是患上白內障的信號。
白內障手術如何做
一旦患上白內障,該如何治療?市面上宣稱能治療白內障的眼藥水真的有效嗎?
王婷明確表示:“目前在眼科領域,白內障只有通過手術治療才能治愈。無論何種眼藥水,都無法逆轉已經形成的白內障。”在門診中,許多患者因懼怕手術而延誤病情,導致病情加重。
實際上,白內障手術如今已十分成熟且安全,采用的微創手術即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切口僅2-3mm。手術時,醫生先在角膜邊緣做兩個小切口,將器械伸入眼內,撕開透明囊膜,通過超聲乳化吸除混濁晶狀體,注入保護黏彈劑,植入折疊的人工晶體,最后吸走黏彈劑,手術便順利完成。
值得關注的是,飛秒激光輔助下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白內障手術方式。它利用飛秒激光(一千萬億分之一秒)進行角膜切口、撕囊,并劈開晶狀體核。這種創新技術讓白內障手術更加精準、安全,患者術后早期視力恢復更快。
王婷解釋:“傳統手術中醫生撕囊以瞳孔為中心,而飛秒激光借助眼前段實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能夠以晶狀體囊帶為中心撕囊,可確保植入人工晶體的居中性,這對提升術后視覺質量至關重要。”
不過,并非所有患者都適合飛秒激光輔助手術。此類手術以傳統白內障摘除手術患者入選標準為主,只要患者能主動配合手術,角膜透明,瞼裂大小正常,且眼部狀況不影響飛秒激光正常操作,均可考慮選擇。
據了解,山東省眼科醫院已成功為4歲先天性白內障患兒實施手術,在為80歲及以上老人進行手術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經驗。
白內障雖常見,但只要正確認識、及時治療,患者便能重獲清晰視界。廣大市民應提高對白內障的重視,若發現眼部出現異常癥狀,務必及時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