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團購里有號稱“鮮掉眉毛”的活凍海腸,不假思索地下了單。
去年我在煙臺旅游,同學推薦了當地的海腸撈飯。我打車到店,門口已很多人排隊,我一個人和人拼桌,很快入座。旁邊坐著一位30出頭的女子,職場精英類型,她的海腸撈飯先上來。我問她味道如何?她答“不錯”。聊了幾句得知,她經常來此吃海腸撈飯,雖然一碗一百多,加上其菜,一頓飯不便宜,但是她覺得值,認為這是對自己工作的獎賞。
等我的海腸撈飯上來后,迫不及待地吃將起來。太好吃了!又鮮又脆的海腸和韭菜配在一起妙不可言,肉糜蝦仁加持,真可以“鮮掉眉毛”,蛋炒飯打底,合在一起就是完美。
上海吃海腸撈飯的地方不多,又貴又不地道。這次看到有海腸賣就想自己做,前一晚燒好米飯,第二天做蛋炒飯。操作步驟:先將海腸掐頭去尾去內臟清洗干凈,開水燙3秒剪小段,準備同樣分量的韭菜;另一邊,料酒生抽老抽鮑汁醬調好,煸炒肉餡加蝦丁,倒入調料,放韭菜炒10秒倒淀粉勾芡,再放入海腸翻炒3秒,與之前的蛋炒飯一起出鍋,就是美味的海腸撈飯。自己做經濟實惠,這三人份在店里起碼要花四五百。
今年在外旅游時吃了不少春菜,印象最深的是一道“椒鹽桑葉”。在句容市的晚上,我找了一個農家菜館,菜單上這道菜很吸睛,同時點了時令的筍干煲,店家還推薦了莧菜,等端上來才知道是米莧炒豆瓣,非常可口的時鮮菜。
椒鹽桑葉又脆又香,有吃鍋巴的嚼勁,可清肺潤燥。春桑葉是菜,秋桑葉屬于辛涼解表藥,藥食同源而異。筍干煲價廉物美,筍干看似粗,到口鮮嫩無比,我吃得一根不剩。第二天自駕天目湖,看到路兩側漫山遍野的竹林郁郁蔥蔥,才明白筍干值得光盤的理由。
當地在四月有吃烏米飯的習俗。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糯米飯,采集野生烏飯樹的葉子煮泡蒸制,油亮清香,蘸點白糖吃,好吃易消化。
后來,我去平橋石壩航拍,到平橋小鎮上吃午飯,小飯館老板娘匆匆下了一碗咸菜肉絲面,竟是地道的蘇式細面,湯依然清透,過橋重青,面細滑有嚼勁,與喧鬧的市集構成了市井記憶。
小飯館對面的農貿市場,剛采摘的春筍在此匯集,小商販們忙著給客戶剝筍、裝運,我買了一堆放車上帶回家去,這可是腌篤鮮最好的食材了。
去年特意到廣西柳州吃螺螄粉,今年春節特地到海南文昌吃雞,都令我欣喜。這些美食,確實和我在上海吃到的不一樣,當你處于當地的環境,味蕾也被當地的氣質融合,味道沒有在上海那么偏頗。螺螄粉是現場配菜,沒有濃重的酸腐味,清新香濃,老板娘反復提醒配料,小生意做得一絲不茍;文昌雞皮薄嫩滑、肉味馥郁,但限量供應,好吃難養。
最好的味道是新鮮的原味,是每個人心中的家鄉味。世間美味既是味蕾的享受,也是對生活的治愈。在旅游中體驗美食,順應時節吃食,是對自然最大的致敬!
原標題:《晨讀 | 李伶:旅途中的鮮味》
欄目編輯:郭影 文字編輯:史佳林
來源:作者:李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