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社交平臺有這樣一篇吐槽貼火了!
↓↓帖主發文:“父母才53歲 連高鐵票都不會買”
“就是不敢自己買,問就是不會!教了又說好,下次又忘了不肯學。每次就是讓子女代訂票怎么辦”
▽底下有1.9萬條評論。不少人表示自家也有同款父母、和帖主太有共鳴了!
↑↑太能共情了,他們就是懶得學,敷衍你
↑↑我爸也是這個樣子,出去吃飯人家叫他掃碼點餐,他不會就坐著不動等我來點
↑↑不愿意學而已,因為知道有兒女指望
↑↑不想學就是怕花自己的錢
↑↑就是責任轉嫁,活一輩子連pi大點責任都不敢擔
↑↑就是老年人接受不了世界不是圍著他們轉了
?現在網絡上類似的吐槽有很多。當代年輕人的崩潰日常里,總有幾個瞬間是被爹媽整破防的:比如父母拿著身份證在ATM機前手足無措,比如對著手機支付頁面瘋狂眨眼然后嘆氣,比如不知道怎么上高鐵下高鐵...
他們只能找孩子幫忙處理。一次兩次的,做子女的基本上都不會介意,可但凡出行就喊孩子接送或遇到點什么事就給孩子打電話求助,時間一長是就會讓人很不耐煩。畢竟孩子要上班,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可能24小時圍著父母轉吧!
▽這篇帖子也讓我有共鳴,因為我真的試圖教會我媽用手機軟件打車。在我看來很簡單啊!就定位開一下,輸入目的地,選擇適合的價格和車型,不就行了?
可是看我媽眉頭緊鎖、對著屏幕使勁戳,好像和手機軟件有啥深仇大恨似的。教了一遍說自己會了,然后讓她自己單獨操作,不是忘記這個就是忘記那個,那就繼續教唄!但最讓人郁悶的是,今天教會了隔幾天又忘了!
?這哪是簡單的“不會用手機““不會用電子產品”,根本就是兩代人的生存技能樹點歪了啊!
>>咱們這代人把網購、外賣、網約車玩得跟呼吸一樣自然,父母那輩很多人卻在農田菜地和建筑工地的江湖里摸爬滾打半輩子。試想一下如果我爸媽突然讓我去農村挑糞種菜,我也會不知所措手忙腳亂,這才是常態啊!
▽并且對于他們來說,最扎心的不是技術代溝,是子女教自己時的“暴躁教學法”。想一想是不是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我們嘴上說著"這么簡單都不會",手上搶過爸媽的手機三秒搞定,留下他們像個做錯題的小學生。如果父母是比較好面子的或者拉不下架子的,估計當場就會吵起來。
▽解決辦法沒那么多花里胡哨,就幾個字:換位思考。
想想咱們小時候學用筷子,爸媽可沒嫌你笨手笨腳。現在輪到咱們當老師了,不妨把手機當玩具,教他們的時候多夸兩句"爸媽你這不學得挺快"。都說老小孩老小孩,父母老了對待他們可不得跟哄小孩一樣嘛!
?愿意學習跟上時代的老一輩很多,不愿意學習的也有很多。老一輩幾十年養成的思維方式和習慣,作為小輩咱們沒法強求。
>>只想說科技跑得再快,也不能把親情甩在身后。
下次再遇見爸媽搞不定現代化工具設備,先別急著吐槽。換個角度想,這年頭,能陪著爸媽慢慢追時代的尾巴,何嘗不是種另類的浪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