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弘一法師曾言:“人生猶如西山日,富貴終如瓦上霜。”當我們將這般通透的智慧融入生活,便懂得允許一切發生,方能讓心變得波瀾不驚。
那些在意的似乎還在意,只是不再懼怕失去,不再執念于得到。
弘一法師的這句偈語,像一顆投入心湖的石子。水面泛起漣漪,又漸漸歸于平靜。
他說人生是西山的落日,富貴是晨起的霜花,可真正讓人怔忡的,不是對無常的描繪,而是后半句里藏著的智慧:允許一切發生。
我們總在生命里扮演著修筑堤壩的工匠。把遇見的人事分成該與不該,像用水泥砌墻般將應該的留在港灣,把不該的擋在門外。
可是生命從來不是靜止的湖泊,它是奔涌不息的江河。那些被強行攔截的浪花,最終都會化作漩渦,在心底激起更大的暗涌。
你以為筑起的堤壩在守護安全,卻不知真正的危險正來自對流動的抗拒——就像把活水困成死潭,遲早會滋生出窒息的綠藻。
允許不是妥協,而是用掌心接住飄落的雪花。當寒潮裹挾著冰晶撲面而來,握緊的拳頭只會讓雪花融成刺骨的冰水。
攤開手掌,讓六角形的晶瑩在體溫中自然消融,那種清涼的觸感反而會成為獨特的生命體驗。對命運的抗拒就像握緊的拳頭,越用力,越能感受到疼痛的重量。
真正的力量從不在對抗中顯現,就像竹子遇風會彎腰,卻能在風暴過后最先挺直脊梁。
懼怕失去的本質,是把自我價值系在了外物之上。就像把身份證件裝進隨時會破的紙袋,總需要分神看顧。
但真正的身份認證從來不在身外,當你能在驟雨中依然保持行走的節奏,當你在掌聲散場后仍能聽見自己的心跳,那些所謂的失去,不過是生命為你卸下的多余行囊。
你以為緊抓不放是擁有,其實松手才是真正的獲得——就像松開攥著沙子的手,才能讓陽光從指縫間流淌。
執念是種奇妙的光學現象。盯著太陽看太久的人,視網膜上會留下頑固的光斑,以至于看什么都帶著那個灼傷的印記。
放下不是遺忘,而是學會轉動眼球,讓更多風景進入視野。
那些曾經占據整個視界的執念,在更廣闊的背景里,會顯現出它真實的尺寸——不過是指尖星辰。
當你不再把某個執念當作丈量世界的標尺,生命自會展現它原本的浩瀚。
西山的落日每天都會沉入地平線,但明天的晨光依然會爬上窗欞。瓦上霜在陽光下消融成水,卻滋養了青苔的生長。
當我們不再執著于固定某個畫面,生命會呈現出更豐富的景深。
就像好的攝影師懂得等待光線,智慧的生命觀教會我們:最美的風景不在抗拒改變,而在與變化共舞的韻律里。
那些說不在意的人,其實還在意著。只是他們學會了用另一種目光凝視——不再把在意變成鎖鏈,而是將其化作觀察的鏡子。
你在鏡中看見花的盛開與凋零,看見月的圓缺與隱現,看見自己站在所有流轉的中心卻始終完整。
這種在意不再是患得患失的焦慮,而是帶著體溫的見證,如同母親看著孩子成長,既欣喜于他的奔跑,也接納他跌倒時揚起的塵埃。
允許的智慧,是給生命留一扇虛掩的門。不強求東風必須從某個方向吹來,不規定細雨必須按某種節奏落下。
當春草自然生長,夏蟬自在鳴唱,秋葉坦然飄落,冬雪從容覆蓋,你會發現所謂的允許,不過是讓萬物回歸它本來的樣子。
而我們最珍貴的生命狀態,就藏在這種不較勁的溫柔里——像大地承載四季,像天空包容陰晴,在接納萬變中成就自己的永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