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佛陀是為人類提供人生終極價值的最優秀的代表和楷模

0
分享至



徹底清凈了自心者,佛教諸宗皆說唯有佛陀。佛陀,是完全凈化自心的楷模,是自性清凈心的人格表征,佛陀的清凈心,是佛教諸乘凈化自心的終極理想境界。關于佛陀清凈心的功德,大小乘經論中有多種說法。

一、《阿含經》和小乘論典說佛陀清凈心

原始佛教的《阿含經》等經典和小乘論典所說的佛陀,通常指作為歷史人物的釋迦牟尼,他首先被看作一個大阿羅漢,具有阿羅漢和辟支佛永斷煩惱,具三明、六通、四無礙解、極純熟的定力、無諍行等一切功德,阿羅漢也是大小乘共說的佛陀十種德稱之一。《增一阿含經》卷二四佛初成道后向問訊他的優比伽梵志說:“我成阿羅漢,世間最無比”,佛徹底斷盡一切煩惱,是徹底凈化了自心的“無垢尊”,是最有力量的“人中第一雄”。《雜阿含經》卷四第100經佛回答異婆羅門“云何為佛”之問說:

佛見過去世,如是見未來,

亦見現在世,一切行起滅,

明智所了知。所應修已修,

應斷悉已斷,是故名為佛。

謂以智慧明了諸法生滅無常的真實,息滅了造成生死等痛苦的一切煩惱,永拔煩惱之根,修行圓滿,故名為佛。同經卷九第252經佛告舍利弗偈云:

貪欲瞋恚癡,世間之三毒,

如此三毒惡,永除名佛寶。

《中阿含經》卷二九《龍象經》烏陀夷以“一切龍中龍”為喻,作“龍相應頌”稱贊佛一切諸欲不能污染其心,有如生長于泥水中而不沾泥水的白蓮花;佛就像大龍,以苦行及梵行為足,以信為手,以念為項,以智慧為頭,以受持諸法為腹,以樂遠離為雙臂,行住坐臥一切時,心常在定中。《長阿含經》卷十一佛告梵志:此世界如何形成,佛能知,又過此事,佛亦盡知,雖知而不著。

總之,具如實知見的智慧,完全凈除了一切煩惱垢染,自在解脫,永離一切苦樂、憂喜的擾動,拔除了生死煩惱的根株我見我愛,無我無著,是佛陀清凈心的特質。


佛陀還有不共阿羅漢和獨覺的諸多清凈心功德。小乘也視佛陀為遠遠高于阿羅漢和獨覺的最高覺悟者,稱“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

首先,佛不同于聽別人說法才得到解脫的聲聞羅漢,而是自覺自悟,依自己的智慧孤發獨明,自己開辟出解脫之道。《增一阿含經》卷十四佛謂“我亦無師保,亦復無與等”。《雜阿含經》卷二六第684經佛言:

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自知得三菩提。

其次,佛的覺悟極其徹底,智慧至為圓滿,于所可知無所不知,其三明六通要比阿羅漢大得多,如阿羅漢的天眼天耳只能見聞一三千大千世界,佛的天眼天耳能見聞全宇宙;阿羅漢的他心通至多只能知過去七日以內的他心,佛的他心通則遍知過去現在未來無量大劫的他心;阿羅漢神變通所化出的境物和人至多只能存在七日,佛所化境物和人則可長期存在。《清凈道論·說神通品》謂外道的宿命通至多只能憶念四十劫,普通阿羅漢可以憶念百劫、千劫,八十位大阿羅漢可以憶念十萬劫,舍利弗、摩訶目犍連可以憶念一阿僧祇又十萬劫,“唯有佛的智力是無限的”。

第三,佛不僅斷盡煩惱的現行,而且斷盡煩惱的習氣,不像阿羅漢還未斷習氣,表現出性格、人格上的某種不圓滿。

第四,佛不僅自己解脫,而且還善于應機說法,引導無量眾生皆得解脫,而阿羅漢則未必善于應機說法,佛大弟子阿羅漢舍利弗、富樓那,都曾犯過“顛倒說法”(所說法不當機而誤導弟子)的錯誤。獨覺(辟支佛)更不具備說法度人的本領。而佛則極善于根據聽眾的接受能力,講授適宜的正法,破除邪見與疑惑,引導人們進入佛法的殿堂。《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87經佛言:如大醫王善知種種病癥、病源、如何治療、治好后將來如何永不復發,佛為大醫王,深知眾生生老病死等痛苦之病的癥狀、病因、治療及治愈后永不復發之法,善于應機說法,應病與藥,治療眾生種種心病。佛能適應眾生的根機、時機及時地,正確地講說符合各人修習的佛法,不會有說不應機、所說超過聽眾的接受能力之事。

關于佛的清凈心不共聲聞、緣覺、菩薩的獨具功德,《阿含經》及小乘論中一般說有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凡十八種功德,唯佛獨具,合稱十八不共法。


十力,指佛的十種智力,如實而知,不可破壞,至高無上,非一切凡夫及聲聞、緣覺、菩薩所能企及:

1、知是處非處智力。處,謂道理,知是處非處,謂知是否符合道理,指佛如實遍知一切因緣果報,知行善必得善報、作惡必得惡報,一切業報決定不虛。

2、知過去現在未來業報智力,又作知三世業智力、業異熟智力。如實遍知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無量世所造的業及其果報的智慧。

3、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又作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禪定解脫三昧凈垢分別智力、定力。能自在出入于諸禪定,如實遍知一切禪定的深淺、次第、性質、功能及禪修過程中的偏差。

4、知諸根勝劣智力,又作根上下智力、根力。如實遍知一切眾生的根器勝劣、天性如何,及修道證果的大小遲速。

5、知種種解智力,又作知眾生種種欲智力、欲力。如實遍知一切眾生的種種喜好、欲望、稟性、善惡。

6、知種種界智力,又作知性智力、性力。如實遍知世間一切眾生種種差別,知眾生種種煩惱及其種子的種種狀況。

7、知一切至處智力,又作遍趣行智力、至處道力。如實遍知有為、無為,有漏、無漏等一切業行所趨向、到達之處。

8、知宿命無漏智力,又作宿住隨念智力、宿命智力。如實遍知自己及一切眾生無量過去世之生死、姓名、壽命、苦樂等。

9、知天眼無礙智力,又作死生智力、天眼力。以清凈天眼如實遍知一切眾生未來死時、生時及美丑貧富等境況。

10、知永斷習氣智力,又作漏盡智力、漏盡力。如實知自己永遠斷盡一切煩惱習氣,并能如實遍知一切眾生是否斷盡煩惱習氣。

總之,以上十種智力,是如實遍知自他之三世及一切染凈因果的超人智慧,《俱舍論》卷二七謂之“遍于所知,心力無邊”。


四無所畏,謂佛智慧圓滿,無所不知,所知無謬,故凡有所說,皆正確無偽,無有怯懼,不怕駁難。

1、說一切智無所畏,又作正等覺無畏。敢于大眾中自稱我是具備如實知見世間、出世間一切的“一切智者”“正等正覺”。

2、說漏盡無所畏,又作漏永盡無畏。敢于大眾中自稱我永遠斷盡一切諸漏,永出生死。

3、說障道無所畏,又作說障法無畏。敢于大眾中說煩惱污染之法障礙圣道,決定造成生死苦果。

4、說盡苦道無所畏,,又作說出苦道無畏。敢于大眾中聲言:我所說圣道,能永盡諸苦,超出世間。

三念住,又作三念處、三意止,謂佛心沒有憂喜的擾動,時常安住于平靜的心境:

1、緣順境不生歡喜念住,即便眾生信受佛法,贊嘆佛德,佛亦不生歡喜之心,安住正念正智。

2、緣違境不生憂戚念住,即便眾生不信佛、不修行,乃至謗佛滅法,佛亦不生憂戚愁慮,安住正念正智。

3、緣順違境不生歡戚念住,不因弟子中有人敬信佛而生歡喜,有人不敬信而生憂戚,安住正念正智。正念,謂常念利益度化眾生,正智,謂如實知見真實而不生妄見煩惱。


大悲,謂佛悲心廣大至極,沒有邊際,無條件地平等悲憫全宇宙一切眾生。《增一阿含經》卷四六贊佛“愍念一切狷飛蠢動,如母愛子,心無差別”。《俱舍論》卷二七說佛的大悲心有五義:一資糧大,由大福德智慧資糧所成辦。二行相大,能對眾生的一切輕重痛苦生起大悲。三所緣大,以三界一切眾生為悲憫的對象。四平等大,無有分別,平等普利一切眾生。五上品大,悲心深廣無比,遠遠超過一切聲聞、緣覺、菩薩。

原始佛典和小乘還說,佛陀由清凈了心,引起身相的清凈莊嚴,佛身有三十二種大人之相(三十二相)和八十種莊嚴美好(八十隨形好)。

佛陀的清凈心,由釋迦牟尼的言行和人格作了具體的表述。據原始教典記載,釋迦成佛后,處處表現出一種迥不同于凡俗的至圣者的優良心態和高尚品質:他心境恒常平和安祥,如同明鏡止水,從不起一絲激動、憂愁、惱怒、狂燥、嫉妒等波瀾,對自己的所證充滿自信;他不慕權勢名位,不謀私利,不蓄財產,不持金銀,不貪聲色犬馬,遠離一切世俗的欲望,超然不群,始終過著三衣一缽、云游乞食的沙門生活;他對親屬、弟子、王公、權貴、富人、窮人、賤民、妓女、外道、教敵等一切人平等看待,普遍尊重,從不親親遠疏,不排斥異己,不輕慢任何人,不歧視任何眾生,對找上門來辯論的反對者和外道,他從不發脾氣,只是有禮貌地、耐心地講道理,說服他們;他雖極受弟子和國王富豪的尊敬,而常以普通僧人自居,強調“佛入僧數”(佛是僧團集體中的一員),不承認自己是僧團的領導者、統攝者,不以領導者的身份教導、命令弟子,只以先覺者、導師自居,向求法者講述他親證的道;他數十年間說法教化從不休息,引導無數眾生趨向自我解脫之道,直到臨終前還在教導人,可謂以身說法,弘揚普度眾生的大乘精神;他具有超人的智慧和豐富的知識,不僅深通四諦十二因緣等出世間之道,善于根據聽法者的根機授以相應的佛法,令聽法者心悅誠服,明見真理,深獲法益,而且熟知當時各種人的生活、心態,通曉各種知識,對務農經商、治國用兵、婆羅門及各種沙門集團的教義等世俗之事都非常內行,很會教導人們如何營生理財、和睦家庭、敦倫盡份、過好世俗生活;他具有種種超人的神通,能知曉人們的心思,常用說理、知他心、神通示現三種方式說法教人,《阿含經》中載有他多次示現放光、空中行坐、水上行走、變出境物、變少為多、隱現自如、回憶自他宿命,及每入城時令大地震動、天花飛揚、盲人得視、聾子能聽、攣者能行等等神通。


二、大乘說佛陀清凈心

大乘所說佛,不僅指作為歷史人物的釋迦牟尼,也包括十方三世無量無數的佛。除小乘所說的十八不共法等佛陀的清凈心功德之外,大乘還有諸多小乘法中所沒有的關于佛果清凈心功德的說法,如三智、四智、三身、五眼、六通、八大自在、二十一種功德、四十不共法、四十四不共法、一百四十不共法、一百八十不共法、無住涅槃、大慈大悲等,大乘所說十八不共法,內容與小乘也有不同。總的看來,大乘所說佛陀清凈心的功德,比小乘所說更多、更神奇。

三智,指三種如實知見的智慧,出《大品般若經》等。一、一切智,如實了知一切法總相或空性、諸法如所有性的智慧,為聲聞、緣覺、菩薩所共具。二、道種智,了知一切法(差)別相,知曉眾生的根性和種種修道法門的智慧,為菩薩和佛所共具。三、一切種智,通達一切法總相、別相,于宇宙萬有的性相力用因緣果報,一切眾生的根性、一切修道法門無所不知的大智慧,唯是佛所具有。在佛位,實證真如或空性的根本無分別智與了知一切差別事相的后得智恒常同時現起,不假思量,如《維摩經》所謂“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佛的覺知離能覺、所覺及能相所相,以無知而知,無以為譬,是一種超越根境識三緣和合的認識方式而直覺真實的超級智慧。

總之,佛于宇宙萬有、過去現在未來,無所不知,可謂“全知”。《華嚴經》卷五一云:

如來智慧,分別三世一切眾生、一切國土、一切劫數、一切諸法,無不知者。

《楞伽經》卷四謂佛見“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金剛經》佛言如來盡知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圓覺經》稱佛“乃至百千世界之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


四智,為唯識學所說佛轉有漏的八識而成的四種智慧,出《攝大乘論》《大乘莊嚴經論》等:

1、妙觀察智,轉第六意識而得,善于如實觀察諸法的自相、共相,針對眾生的根機而自在說法。

2、平等性智,轉第七末那識而得,以直覺知自他、一切眾生諸佛皆悉平等,體性是一,自然生起大悲心。

3、大圓鏡智,轉第八阿賴耶識而得,清凈心如其大無量的明鏡,映現全宇宙一切事理,纖毫不遺,明照不失。大圓鏡智有兩種用:一因緣用,謂清凈心識中具有能現能生身、土、境、智的清凈種子,若遇緣即變現出身土境界等及平等性等智慧。二增上緣用,由佛愿力所生起的凈識,具有強大加持力、攝受力,能使具足因緣的眾生成就種種清凈功德。

4、成所作智,轉前五識而得,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業自然成就本愿力所應做的度化、利樂眾生之種種事業,神通自在無礙。《無上依經》謂“如來獨得未曾作意一切事成”。

密乘另加法界體性智,乃轉第九識而得,為恒常證得法界體性畢竟空的自然智。前四智加法界體性智為五智,以五方五佛表之。

佛的清凈心,使佛具有三種身或四身、十身,《十地經論》等所說三身為:

1、法身,以真如之理或法界體性為身,常住不滅,湛然不動。

2、報身,由修六度四攝等功德圓滿而感得的果報身,高大莊嚴,量等大千世界。又可分為唯自己受用的自受用身和為十地菩薩示現說法、常住于色究竟天的他受用身。

3、應身,應所度眾生之機而于人間天上出現成佛者,如生于地球人間的釋迦牟尼為劣應身,為欲界諸天等所現高大莊嚴之身為勝應身。應身亦稱化身。

除于人天示現為佛的化身外,佛還隨緣化現為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鬼神等無數化身,還能隨緣化現為山河大地草木等無情之物和魚鳥走獸等以利益眾生,稱“隨類化身”。《華嚴經》說佛有十種身。


五眼,指五種直覺能力:

1、肉眼,見粗物質現象,凡夫所具,佛亦有之,然無障礙。

2、天眼,天人及具天眼通者之超人視力,能超越時間、空間而見肉眼所不見的微細之相、過去未來之事。

3、慧眼,直觀諸法空相的智慧眼,阿羅漢、辟支佛所得。

4、法眼,能照見一切度化眾生之法門及一切法差別相的智慧眼,菩薩所得。

5、佛眼,具足前四種眼的作用、無所不見的智慧眼,唯佛獨具。《金剛經》謂佛具足五眼。

八大自在,又稱八大自在我,《大般涅槃經》卷二三云:

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以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示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演說一偈義,經無量劫,義亦不盡。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

無處涅槃,謂佛不僅具有阿羅漢所入的無余依涅槃,常享涅槃之樂,而又不住著于涅槃而獨享寂靜之樂,盡未來際時常利益度化眾生無有休息,雖常入生死而不住著于生死。不住涅槃不住生死,謂之無住。《佛說無上依經》云:

如來獨得入般涅槃,復更起心。


據《大品般若經·廣乘品》,唯佛獨具的大乘十八不共佛法為:

1、身無失,一切煩惱俱盡,身業清凈圓滿,絕不會有失誤過錯。

2、語無失,具無量智慧,辯才無礙,所說之法,正確無誤,能令聽者得到證悟。《金剛經》佛自言“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3、念無失,深入諸禪定,心無散亂昏沉,不著一切,所念所思,沒有失誤。

4、無異想,平等普度一切眾生,沒有選擇挑揀,沒有親疏之想,常住無分別智。

5、無不定心,行住坐臥,一切時中,皆不離禪定,不離諸法實相。

6、無不知已舍心,于應舍者皆悉以智慧照察而舍,雖然對根性時機未成熟的眾生暫時舍置,而終不舍棄一眾生。

7、欲無減,常欲度眾生,沒有厭煩之時。

8、精進無減,為度眾生精進不息,沒有疲懈。

9、念無減,于一切佛法及應度眾生牢記不忘,沒有退轉。

10、慧無減,具一切智慧,無量無盡,說法不倦而智慧并不減少。

11、解脫無減,永斷一切煩惱執著及習氣,具有為、無為二種解脫,永不再受煩惱生死束縛,于一切解脫無缺無減。

12、解脫知見無減,對一切解脫知見明了,無有障礙。

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行為舉止皆以智慧為導,沒有迷失錯誤。

14、一切語業隨智慧行,凡有所說,皆以智慧為導,從智慧心中自然流出。

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凡有思念考慮,皆以智慧為導,沒有無明愚癡。

16、智慧知過去世無礙,能知曉無量過去世的一切。

17、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具先見之明,盡知無量未來世的一切。

18、智慧知現在世無礙,照知現在全宇宙所有的一切,無所不知。


《瑜伽師地論》卷四九說佛有一百四十種不共法;《無上依經》說佛有一百八十種不共法,又總結佛清凈心的功德為具足、無垢、不動、無閡、利他、巧能六種。

佛常住于自己心識變現的凈土,《菩薩藏百千契經》謂佛凈土“最極自在凈識為相”。佛還能以愿力創建凈土,凈化世界,攝取眾生,如阿彌陀發愿創建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備極莊嚴清凈,成為無數佛教徒向往的究竟歸宿。“凈佛國土”,將全宇宙都改造建設成莊嚴清凈的佛國凈土,乃大乘佛教的理想。

佛陀的清凈心功德,作為大乘佛教的終極理想境界,說明人的心靈特別是慈悲、智慧、精進可以無限制地開展,可以實現本性中對于永恒安樂、絕對自由、意義、價值等的追求。成佛,可謂徹底的自我實現、超自我實現,太虛大師謂之“真現實”——即完全實現本性,亦即自心潛能由向上的趨求而完全開發。從榮格心理學看來,佛教所描述的佛果功德,是人類集體潛意識中有關生命終極目標的“原型”,代表了人心靈最深處的一種趨向超越、完美的動力。馬斯洛曾說:

我相信透過觀察最優秀的人類代表,可以找到適合人類的最終價值。

佛教的佛陀,為人類提供了說明人生終極價值的最優秀的代表和楷模。在人性價值觀日趨庸俗化的現代社會,佛陀的形象,及由人而佛的修行之道,特具啟發意義。

(摘自陳兵教授《佛教心理學》第十七章 清凈心第四節 佛陀的清凈心)


▍版權聲明:

○ 本文轉自原佛,由玉泉寺編校發布,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圖文 | 玉泉寺數據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你無意間摸到過什么不該摸的東西!網友看過全部笑岔氣了

你無意間摸到過什么不該摸的東西!網友看過全部笑岔氣了

解讀熱點事件
2025-01-13 01:34:06
塔圖姆22+9+7+2,送尼克斯主場22分慘敗,衛冕冠軍揚眉吐氣!

塔圖姆22+9+7+2,送尼克斯主場22分慘敗,衛冕冠軍揚眉吐氣!

釘釘陌上花開
2025-05-11 06:06:57
韓德洙表示:若11日前單一化失敗,金文洙必須承擔所有責任!

韓德洙表示:若11日前單一化失敗,金文洙必須承擔所有責任!

AI商業論
2025-05-09 22:14:40
這一仗,打慘了印度,打醒了美國,打哭了法國,打出了中國的威望

這一仗,打慘了印度,打醒了美國,打哭了法國,打出了中國的威望

書中自有顏如玉
2025-05-09 06:17:52
東莞一校門口發生車禍致1名小學生死亡,事故報告公布

東莞一校門口發生車禍致1名小學生死亡,事故報告公布

南方都市報
2025-05-09 16:54:11
埃利斯:沒想到庫里能像現在這樣 變強壯后他的生涯開始改變

埃利斯:沒想到庫里能像現在這樣 變強壯后他的生涯開始改變

直播吧
2025-05-11 00:30:32
美國沒想到,俄羅斯也沒想到,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驕傲

美國沒想到,俄羅斯也沒想到,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驕傲

混沌錄
2025-05-10 15:49:14
醫生痛斥:老年癡呆最早信號,不是忘事!而是頻繁出現這5異常!

醫生痛斥:老年癡呆最早信號,不是忘事!而是頻繁出現這5異常!

窗外的光
2025-05-07 09:43:14
阿坎吉:我們很努力但今天球就是不進;現在要專注足總杯決賽

阿坎吉:我們很努力但今天球就是不進;現在要專注足總杯決賽

懂球帝
2025-05-11 00:52:18
男科醫生曝光“渣男”四種行為,搞垮女性生育能力,甚至不孕

男科醫生曝光“渣男”四種行為,搞垮女性生育能力,甚至不孕

菁媽育兒
2025-05-10 14:46:14
10年一遇早梅雨要來!入梅出梅時間定了,雨水多不多?

10年一遇早梅雨要來!入梅出梅時間定了,雨水多不多?

曬曬太陽16
2025-05-10 16:39:13
賴清德,恐成為新中國歷史上,唯一在任上出事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賴清德,恐成為新中國歷史上,唯一在任上出事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紅色鑒史官
2025-05-10 14:10:03
長相完美聽障女孩宸玥回應整容,稱上了熱搜反被罵:很多人說我長得可怕,我不可憐不需要同情

長相完美聽障女孩宸玥回應整容,稱上了熱搜反被罵:很多人說我長得可怕,我不可憐不需要同情

FM93浙江交通之聲
2025-05-10 00:25:59
央企接盤,“安徽第一高樓”項目能復活嗎?

央企接盤,“安徽第一高樓”項目能復活嗎?

GA環球建筑
2025-05-10 23:02:26
梅根發布阿奇王子6歲生日照,王室沒有祝福,完全不如夏洛特公主

梅根發布阿奇王子6歲生日照,王室沒有祝福,完全不如夏洛特公主

人物檔案局
2025-05-10 17:36:15
七國集團為何呼吁印巴沖突立即降級?再打下去,對中國是極大利好

七國集團為何呼吁印巴沖突立即降級?再打下去,對中國是極大利好

涼羽亭
2025-05-10 14:50:00
悲催!網傳華北某甲級設計院通知全員遣散,未提及人員遣散費…

悲催!網傳華北某甲級設計院通知全員遣散,未提及人員遣散費…

火山詩話
2025-05-10 18:53:17
季后賽場均1.9分!CBA最讓人失望頂薪國手:廣廈給他600萬真值嗎

季后賽場均1.9分!CBA最讓人失望頂薪國手:廣廈給他600萬真值嗎

籃球快餐車
2025-05-11 04:14:06
湖北省隨州市紀委原副書記、市監委原副主任、原二級巡視員潘軍接受審查調查

湖北省隨州市紀委原副書記、市監委原副主任、原二級巡視員潘軍接受審查調查

界面新聞
2025-05-10 21:39:09
參照物!伊蘭昆達登陸拜仁前澳超60戰16球,王鈺棟中超26戰8球

參照物!伊蘭昆達登陸拜仁前澳超60戰16球,王鈺棟中超26戰8球

直播吧
2025-05-10 21:53:07
2025-05-11 07:08:49
十方叢林 incentive-icons
十方叢林
網聚善知識,弘揚禪文化!
21919文章數 221115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王毅分別同巴基斯坦外長、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通電話

頭條要聞

王毅分別同巴基斯坦外長、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通電話

體育要聞

這個老頭兒,仍然是你們的頭兒

娛樂要聞

李凱馨為錄音風波道歉,網友不接受

財經要聞

沸騰了!中國,給全世界上了一課

科技要聞

陷“虛假宣傳”風波,小米SU7 Ultra遭退訂

汽車要聞

破局者億咖通 智向全球的科技“新勢力”

態度原創

房產
健康
游戲
藝術
家居

房產要聞

海口頂級名校官宣增擴!南海大道、金盤的業主們要沸騰了!

唇皰疹和口腔潰瘍是"同伙"嗎?

《四海兄弟》三部曲42元即可入手!新作發售前快來買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家居要聞

整潔寬敞 黑白木色拼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苍山县| 蕲春县| 桂东县| 哈密市| 德阳市| 吉木萨尔县| 永川市| 兴仁县| 丰台区| 合肥市| 桐乡市| 平湖市| 遂昌县| 阜平县| 漾濞| 边坝县| 宝兴县| 巴塘县| 邵武市| 六安市| 台州市| 宜黄县| 襄汾县| 保德县| 甘谷县| 遂宁市| 阜南县| 镇原县| 连平县| 舟山市| 罗平县| 富平县| 吉首市| 法库县| 中宁县| 牡丹江市| 丰台区| 永定县| 板桥市|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