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輪印巴沖突中,印度的操作讓人的確摸不著頭腦。別的國家都是借著軍演之際,突然發動襲擊。而印度卻是自身損失5架戰機之后,才恍然大悟要舉行大規模軍演來對巴基斯坦施壓,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印度之前目中無人付出了巨大代價。
在2019年印巴沖突中,印度空軍戰機直接越境對巴基斯坦發起打擊。這些年,印度從法國引進了陣風戰斗機,印度認為自己擁有碾壓巴基斯坦空軍的實力。所以,當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出現恐襲事件之后,印度直接將事態升級,并對巴基斯坦發起了代號“辛杜爾”軍事打擊行動。
結果,印度空軍出師不利付出巨大代價。印度方面顯然咽不下這口氣,于是后知后覺舉行大規模空軍軍演,旨在要讓巴基斯坦處于緊張狀態中。在首個回合失利的情況下,印度于當地時間5月8日再次挑起戰火,這一次由莫迪親自坐鎮部署,對巴基斯坦實施了大規模突襲。
據報道稱,巴基斯坦東部拉合爾等地傳出劇烈爆炸聲,巴基斯坦當地通報顯示,多個區域遭到襲擊,社交媒體也出現了遇襲后濃煙滾滾的畫面。
巴基斯坦軍方表示,該國防空部隊擊落了多架印度無人機,巴基斯坦境內傳出的爆炸聲和火災等均是攔截印軍無人機所致。
在社交媒體上,甚至已經扒出了印度軍隊是利用以色列制造的“哈洛普”無人機實施越境突襲,該無人機擁有極強的偵察與遠程打擊能力,可以有效破壞雷達和防空裝備。
印度不惜高價從俄羅斯和法國手中購買高端戰機,東拼西湊成為了一個“空軍大國”,按照一些軍事機構排名來看,印度空軍實力高居全球第六。在印度發起“辛杜爾”軍事行動前,印度方面對法國陣風戰斗機是寄予厚望的,并認為一定可以壓制巴基斯坦空軍。
然而,短短1個小時的空中沖突,印度就損失了5架戰機,印度的自尊心再次遭受打擊。于是莫迪要親自坐鎮挽回顏面,不料繼續被打臉。
在空戰告一段落后,印度方面開始出動地面部隊,遠程炮兵部隊介入作戰,巴基斯坦方面再次給予強硬還擊。
觀察者網5月8日消息,據英國《獨立報》、“天空新聞”報道稱,巴基斯坦新聞部長透露該國軍隊向印控克什米爾軍事設施發起了報復打擊。在巴基斯坦武裝部隊炮擊行動中,至少造成印度40至50名士兵死亡。
同時,在印度新一輪無人機襲擊中,巴基斯坦防空部隊一共擊落了至少30架印軍無人機。
不過,按照印度官方發布的聲明稱,印度軍隊在5月8日的打擊行動中,對巴基斯多地防空系統和雷達實施了打擊,并表示直接摧毀了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爾的防空系統。
如果印度發布的消息屬實,這應該是巴基斯坦本次沖突中目前所遭遇的最大損失。單從印度后續的突襲手段來看,印度空軍已經變得畏手畏腳,很明顯就是吃了大虧之后慫了,所以必須通過其它軍事手段找回顏面。
實際上,法國的陣風戰斗機的確是一款好的戰機,只不過落到印度空軍手里,戰力要打一個折扣。更何況,現在的空中角逐講的是體系化作戰,印度空軍使用“萬國牌”裝備體系作戰,其作戰兼容性出現了巨大問題。
從巴基斯坦軍方公開的本輪印巴空戰襲擊來看,雙方都是在自己領空起飛戰機,并未越境作戰,一度依靠空空導彈打擊160公里外目標。這就能解釋為何印度損失5架戰機,而巴基斯坦卻是零損失了。
巴基斯坦空軍出動的是殲-10CE和梟龍戰機組合,搭配霹靂-15E空空導彈作戰,擁有碾壓印度空軍的超視距作戰能力。簡單來說,不管是印度的“陣風”戰機還是蘇-30MKI,其雷達探測距離根本達不到巴基斯坦戰機這么遠的探測距離。
再加上印度戰機的空空導彈,其射程基本在160公里以下,雙方戰機接觸線超過160公里,印度空軍只能干瞪眼了。
從流出的一些印度戰機殘骸來看,其空空導彈還掛在機架上,意味著根本沒有機會發射就被摧毀了。
巴基斯坦空軍依靠殲-10CE戰機240公里的雷達探測距離,可以一早就發現印度戰機,然后配合最大射程超過200公里的霹靂-15E空空導彈,打擊印度空軍就是一次降維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