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在5月9日勝利日大閱兵的時候,幾乎沒有西方國家的首腦愿意到莫斯科去,但是唯獨有一個國家的首腦高高興興地宣布要去,那就是塞爾維亞的總統武契奇。
武契奇這一趟來得不容易,美國加壓力,歐盟亮警告,中途差點兒被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使絆子”,武契奇的專機一波三折,總算是在莫斯科降落了。
塞爾維亞公開參加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不單單是外交行程,背后有不少大國博弈的力量周旋。
作為一個歐洲東南部的小國,塞爾維亞拿出了不小的勇氣,畢竟好多大國都爽約了,左右逢源的莫迪,因為印巴危機,不敢這關頭得罪西方國家,婉拒了普京的邀請。
一場慶祝反法西斯勝利的紅場閱兵式,也蘊含著國家的生存智慧。在俄烏沖突還未結束,俄美談判懸而未決的當下,俄羅斯想要借閱兵式展示自己“雄風不減”。
美國雖然最近和俄羅斯的關系有所改善,可是大家都是利益為先,美國不想在這種國際大活動上,讓俄羅斯出風頭。
歐盟跟俄羅斯的影響力爭奪,就更為激烈了,俄羅斯聲勢浩大,歐盟在歐洲大陸上就更為弱勢。
塞爾維亞的選擇,要平衡俄羅斯、美國和歐盟三方的勢力,跟走鋼絲一樣。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的身體,沒少為了揪心的抉擇“受罪”。
塞爾維亞跟西方世界最大的沖突,就是科索沃獨立這一問題,美國和歐盟都支持科索沃,西方世界一直在向塞爾維亞施壓,至今不承認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一部分。
某種程度上,塞爾維亞跟俄羅斯還有點兒“惺惺相惜”的意思,不過塞爾維亞是個小國,又深陷歐洲,不能像俄羅斯一樣硬剛。
武契奇為了國家安穩,還是要跟美國和歐盟費心周旋。一開始普京邀請武契奇參加勝利日閱兵的時候,武契奇一口答應。
帶著對俄羅斯的承諾,武契奇訪問美國,這就跟烈火烹油一樣。跟美國的會談進行到一半,武契奇的高血壓就犯了,中斷了訪問返回塞爾維亞。
這個“高血壓”,既有身體健康意義上的,又有國際形勢意義上的。武契奇若是去俄羅斯,那就要冒著得罪美國和歐盟的風險。
可若是武契奇不去俄羅斯,在自己國家內和俄羅斯上都交代不過去。
這些年圍繞著科索沃的焦點爭論,塞爾維亞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武契奇不肯松口讓科索沃獨立,俄羅斯的支持幫助不小。
聯合國上,美國和西方國家一起就科索沃向塞爾維亞發難,是俄羅斯多次用一票否決權,幫塞爾維亞擋了回去。
因此加強和俄羅斯的關系,對于當下的塞爾維亞來說,是最有利的選擇,武契奇寧愿“偏頭痛”,也不愿意“高血壓”。
關于去不去勝利日閱兵,塞爾維亞峰回路轉,武契奇明知道障礙重重,還是選擇義無反顧地前往。
歐盟想攔但沒攔住,立陶宛說技術原因,拉脫維亞說武契奇飛行目的政治敏感,但是武契奇還是如期出現在紅場上。
武契奇這一趟也不是白來的,還要跟普京討論合作議題,為塞爾維亞爭取一些實在的好處。
周旋在的大國之間的小國,光跟著強國走也容易玩兒脫,烏克蘭的處境就是前車之鑒。
塞爾維亞最近的幾大動作,先是罷免了明牌親俄地副總理,然后武契奇親赴俄羅斯維系關系,跟俄羅斯和歐盟都保持著一個適當的距離。
當武契奇以“賓客”身份出現在閱兵式上,就是明確表示了,塞爾維亞不是任何國家的棋子,不會被強勢勢力左右。
武契奇此行明確表示,會跟俄羅斯洽談天然氣、石油等能源供應的問題,塞爾維亞的能源命脈就掌握在俄羅斯手中。
在歐洲能源短缺的情況下,塞爾維亞能把握好俄羅斯的支持,對于國家利益來說是個更好的選擇。
在大國之間尋求平衡不是易事,很容易被視作反復橫跳,可是小國若是不想被當作犧牲的棋子,再難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武契奇的選擇不為政治投機,而是為塞爾維亞爭取國家利益,在世界格局變動的當下,站穩腳跟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資料:武契奇繞道四國抵達莫斯科,普京致以問候2025-05-09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