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約車“女乘客匹配女司機”在社交媒體上被頻頻熱議。
“女乘客選女司機”的功能,看似滿足了用戶需求,實則將篩選出的“高敏感用戶”集中導向行業占比不足20%的女司機群體,原本分散的服務矛盾被聚合成“魔法對轟”的閉環。
“女性互助”(Girls Help Girls)的愿景是美好的。
但現實中,存在部分女乘客的過度維權,如因車內裝飾不合心意、司機未主動搬行李等問題頻頻投訴。
這部分被稱為小仙女的高敏感用戶群體,往往帶有“服務期待溢價”。
高敏小仙女認為女性“天然應更細心體貼”,因此對女司機的服務瑕疵容忍度更低。
女乘客獲得“選擇權”的同時,女司機卻被剝奪“拒絕權”。
有網友調侃:“這是頂級陽謀,是魔法對轟,是女人為難女人。”
也有網友表示,這不是性別矛盾,而是正常人和非正常人的對決。
是女司機這類真正的獨立女性,被小仙女這類偽獨立女性為難、暴打的“困獸角斗場”。
性別不過是矛盾載體,背后的核心矛盾還是,服務行業“仙女特權”“消費者暴政”的升級。
網絡上,“女性互助”(Girls Help Girls)的話題是久經不衰的流量密碼,但現實中對小仙女的“特權”保護,不應該成為對女司機的道德綁架。
真正的女性互助,不是網絡上設計好的劇本,而應是自發形成的共情網絡。
當一個現象頻頻引起爭議的時候,我們或許更需要回歸服務業的本質:不是性別與性別的戰爭,而是人與人的相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