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門智慧的藝術,我們希望讓數學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長之路!”5月10日,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舉行“數學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行動計劃”啟動儀式,省、市、區領導嘉賓、高校頂尖數學專家、南外河西教育集團成員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聚焦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重要時刻。
貫通培養體系發布
打造“小初高”直通車
儀式在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小學部副校長葛金娥的主持下拉開帷幕。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理事長易善平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小初高十二年制學校,學校具備 “全程銜接、系統培養” 的獨特優勢,將通過“小學 3 年 + 初中 3 年”貫通培養模式,構建五大培養路徑。“我們注重群體培養中的個性化培育,從小學四年級數學思維活躍期開始深度引導,讓不同特質的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找到成長坐標。” 他寄語師生以數學之名,育時代之才。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副校長蔣國華詳細解讀行動計劃,提出沖擊丘成桐少年班、西交大少年班,助力升學名校,參與國際競賽,開展研究性學習等五大培養目標,明確四年級、七年級為關鍵培養階段,分階段構建數學思維體系與科研素養。“我們將整合高校資源,邀請南大、東大等專家組成‘三維導師團’,讓學生在初中階段即可接觸前沿科研方法,培養跨學科遷移能力。” 蔣國華表示,學校將通過基礎課程與綜合素養課程雙軌實施,為學生搭建從興趣啟蒙到學術進階的成長階梯。
高校專家組團賦能
開啟“三維導師”培育模式
活動現場,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明浩,江蘇省高等學校數學教學研究會理事長、東南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國華,為“數學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基地學校”揭牌,標志著高校與基礎教育協同育人機制落地。
江蘇省高等學校數學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支翔與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校長張培成簽約,就“數學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進行深度合作。
南京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周弋和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校長張培成為數學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專家組的各位頂尖專家們頒發聘書。
東南大學 “丘成桐中心” 副主任王栓宏教授受聘為科學副校長、數學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專家組組長。他在現場表示:“數學教育要回歸思維本質,通過引導式學習激發探索熱情。我們將帶來丘成桐先生倡導的‘研究性學習理念’,通過大師課堂、實驗室參觀等,讓學生感受數學作為‘思維藝術’的獨特魅力。”
江蘇省教科院基教所所長倪娟高度肯定項目的前瞻性,指出“貫通培養要打破學段壁壘,聚焦課程銜接、教學方式創新與多元評價”。她特別提到,小學階段是思維發展關鍵期,學校應通過“問題驅動式學習”,讓學生從 “解題” 走向 “解決問題”,培養批判性思維與實踐能力。
建鄴區教育局局長吳坤明表示,區教育局將全力支持學校探索“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貫通”新路徑,助力建鄴成為“現代化教育強區”。
專家講座傳授 “思維密鑰”
贈書儀式點亮數學探索之路
儀式結束后,王栓宏教授特別帶來《小學起點的數學人才貫通式培養路徑》專題講座,分享前沿培養思路:“真正的數學教育是引導學生像數學家一樣思考 —— 觀察問題、提出猜想、驗證推理,在循序漸進中構建思維體系。”王教授提到,自己曾為華東師大二附中丘班初一學生講授研究生難度的“群論” 課程,通過英語原版教材與問題導向式教學,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這些 12 歲的孩子能自學大學代數,證明興趣與方法比知識灌輸更重要。”
活動最后,王栓宏教授代表高校專家團隊向學生代表贈書,鼓勵同學們“在數學的海洋里暢游,用思維的力量探索未知”。
據了解,河西外國語學校“數學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行動計劃”將從今年秋季學期正式啟動,首批面向小學四年級學生開放培養體系,通過趣味數學實驗、數學建模工坊、高校教授講座等多元課程,激發學科興趣。初中階段將開設 “丘成桐少年班先修課”,對接東南大學等高校資源,為學生提供科研實踐機會。學校將建立動態評估機制,根據學生興趣與能力發展調整培養方案,致力于讓每個對數學有熱情的孩子都能獲得適配的成長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