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一過,更快就要迎來一個新變化:
5月10日開始,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正式實施,其中有兩個變化特別值得大家關注:
1. 結婚離婚不用戶口本了!以前結婚得全家戶口本“蓋章同意”,現在只需要身份證+個人簽字就行,離婚也一樣,不用回老家折騰戶口本了;
2. 全國哪兒都能辦!不管你戶口在農村還是城市,在外地打工還是定居,不用回老家,在當地民政局就能領證、辦離婚。
新的條例讓不少人開始擔憂,尤其是家有閨女的父母們,覺得以前還可以壓著戶口幫女兒把把關,以后閨女一個腦熱跟“黃毛”領證了該咋辦?看錯了人誤入婚姻的殿堂豈不是害了一輩子?
畢竟以后結婚容易,但離婚并沒有那么簡單,因為新的婚姻法明確了一項新規:設置了離婚冷靜期,規定“提交離婚登記申請后30日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都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如果30天內沒有提出撤回,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當然,此舉也是為了避免年輕人“沖動”離婚。但是,這也讓不少人擔憂,這兩個措施下來,以后結婚容易離婚難。
別以為這種事不可能,在今天的中國,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已經在孕育一種婚姻新風尚。這種“新型婚姻模式”不僅挑戰了過去大家的常規思維,甚至有點顛覆三觀的意味。
01、領證不辦婚禮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領證但不辦婚禮了,在傳統觀念中,婚禮是婚姻生活的開端,是愛情的盛典。但在這些新型婚姻模式中,許多情侶選擇簡單地領取結婚證,省去了繁復的婚禮儀式。
雖說這種方式省錢省事,甚至在某些特殊時候更為實用,但是這種簡約到極致的做法似乎忽略了婚姻儀式的深刻意義。婚禮不僅是雙方情感的見證,更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莊重承諾。
02、彩禮嫁妝逐漸淡化
在傳統婚俗中,彩禮和嫁妝幾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現在的新型婚姻模式中,這些都被視為過時的概念,逐漸淡化了。
不得不說天價彩禮確實該取消,但是完全忽視彩禮和嫁妝,就好像有點過了,畢竟彩禮和嫁妝也是父母對子女婚姻的祝福和支持,可以簡化,但是完全而不取消,可能是更為合適的選擇。但完全不搞可能也不太合適,畢竟這是父母的心意。簡化而不是取消,可能是更為合適的選擇。
03、購房養老共擔
在新型婚姻模式中,購房和養老也不再像過去是男方一人的責任,更多呈現出的是共同承擔,這個也挺好,畢竟婚后的生活本身就是兩個人的事,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承擔家庭責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伴侶精神。
只是,這種責任共擔的模式同樣也考驗雙方的經濟能力,需要確保不會對任何一方產生不公平的負擔。
04、孩子不一定跟父姓
在新型婚姻模式中,關于孩子出生以后跟誰姓的問題,也很微妙。傳統的思維是,孩子出生跟父姓,現在也不講究跟父姓跟母姓了,只要兩個人商量好了就行。這種選擇權的增加,既體現了性別平等的進步,但也挑戰了我們對家族傳承的傳統觀念。
不過說到底,孩子跟誰姓看自己的選擇,只是很多傳統思維的家庭,依舊把它當成延續家族的重要標志,這也就意味著,這一變革需要更多社會的認同支持。
05、婚后生活AA制
在新型婚姻模式中,婚后的生活費用多采取AA制。這種模式強調了獨立平等,體現了現代社會對個體自主的尊重,只是現實中要長久執行下去,顯然不那么容易,一方面,日子久了難免有算不清的賬。真要分太清楚,倒像是合租室友不像夫妻了。另一方面,畢竟夫妻雙方的經濟能力不同,這就需要合理分擔。
畢竟真正的婚姻生活遠比這更復雜,生活中的許多開支難以簡單地平分。
不可否認,這些“新型婚姻模式”雖然給我們的傳統觀念帶來了沖擊,但也促使我們去思考適應社會的變遷,我們不能一味地固守過去,但也不能全盤接受新鮮事物,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說到底結婚是兩個人的事。不管是老傳統還是新花樣,只要兩口子能互相支持,把小日子過好,那就是最好的婚姻模式。時代在變,咱們的觀念也得跟著變,但變的應該是形式,過日子的真心可不能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