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講武德的川普挑起來的關稅戰,它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在深圳這座城市身上體現出來。
松哥一直以來的基本判斷是,關稅戰肯定不利于所有以外貿為主的城市,包括深圳,特別是深圳的房地產。
拯救深圳的外貿,就是救深圳的樓市,現在一切都有點迫在眉睫了。
今年4月份的數據顯示,全國100個重點城市的二手房均價,環比繼續下跌0.9%,同比跌幅擴大到了7%以上。
具體到深圳的話,雖然環比跌幅只有0.2%,但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下探——
相比斷崖式的跳水,這種持續性陰跌有點像鈍刀子割肉,更加消磨市場信心。
年初以來,從高層到地方,各種救市政策輪番上陣,什么房票松綁、國資收儲、公積金貸款放寬,甚至連退休老人貸款的口子都打開了,政策工具箱幾乎被全部掏空。
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提升了二手房的成交量,尤其是今年二三月,新房成交小幅回暖。
可惜好景不長。到了4月中下旬,成交量突然跳水。數據顯示,4月深圳新房網簽量不到3700套,環比下降11.2%,二手房成交5700多套,也減少了5.7%。
這其實透露出一個信號,開發商在托市,而業主在割肉。這印證了此前是以價換量,也就是短時間銷量的沖高,是靠犧牲價格換來的成交。
問題出在哪?核心就是兩個字——關稅。
深圳是一座靠出口吃飯的城市,去年深圳進出口總額高達45000億,其中出口占比高達62%,遠超上海的43%。
出口在深圳GDP里的占比更是達到了恐怖的76.4%,其中對美國的直接出口就超過了4000億,占了總出口的15%,如果算上通過香港或其他地區轉口的部分,這個數字還會更高。
所以,當全球貿易環境出現波動,特別是中美之間的摩擦,深圳自然是首當其沖。
外貿訂單減少,相關企業日子難過,裁員、降薪甚至破產都開始出現。
像電子信息、服裝、家具,以及前兩年風頭正勁的電子煙等這些行業,恰恰聚集了深圳很大一部分中高收入人群,他們是過去深圳樓市的主力軍,人數保守估計有150萬。
如果長期這樣對抗下去,三個月、半年這么搞下去,會有越來越多的對美出口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裁員甚至關店等等的可能。時間越長,傷害越大。
現在,這批人的收入預期變差了,買房這種大宗消費自然就得往后放放,或者干脆不考慮了。
這就是為什么松哥說,這波外部沖擊,對深圳樓市的影響尤其大,甚至讓之前政策調整帶來的那點利好幾乎前功盡棄。
只不過,內外沖擊大,并不等同于這里的房價就觸底了。
無論是市場情緒、經濟前景,還是中美經貿摩擦對城市的沖擊,海量的房源都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
在恢復平靜之前,一切仍是未知數。
在這樣的情勢下,如果只是單純采取更大力度的政策刺激房地產,可能反而很難奏效。
現在最需要做的,是針對外貿出口企業做政策對沖,去減緩他們受到的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