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秦城監獄里面的生活是咋樣的呢?早上七點,北京的天剛放亮的時候,在走廊上就會響起餐車的轱轆聲,這是到了每天固定吃早餐的時候了。在每間牢門的下方,距離地面一寸左右有一個方形的小窗口,管理員把食物從這個窗口遞進牢房。
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每天的早餐都很簡單,兩個窩窩頭,一碗稀粥,有時候還會給一小碟蘿卜干咸菜。除了周天和節假日,每天都是一日三餐,至于正餐吃什么呢?固定搭配是一個菜一個湯,主食主要是米、面,或者是搭配著雜糧。
吃的蔬菜是監獄后面的農場提供的,那個農場種植的蔬菜,只提供給監獄。因此,犯人們經常吃的都是當季的蔬菜,比如說,當菠菜成熟的時候,犯人們會連著吃上一個月的菠菜。每天的用餐標準還有伙食費,都是國家支付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比如犯人如果對衣服或者是需要一些個人的生活用品,可以向管理員打報告,獲得批準后,由家屬提供進來。
到了晚上九點,當就寢哨吹響之后,就得睡覺了。
牢房里面,天花板上的那盞燈也依舊是亮著的,24小時不會熄滅。只是睡覺的時候,會把燈光的亮度調暗一些,燈的開關在牢房外面,由管理員或者是門外的哨兵調節亮度。
這就是在秦城的伙食待遇,還有一天的作息安排,除此之外,在秦城還有放風的待遇。只不過在六十年代中期的時候,取消了放風制度,到七十年代初的時候才恢復。放風的時間從20分鐘到1小時不等,場地就在每棟監樓前面的那個扇形小院子里。
這個扇形的小院子面積不大,隔成了十多個面積不等的小隔間,犯人們就在每個格子間里面放風。
在上面有一個走廊,通常是一個哨兵在走廊上來回走動巡視。居高臨下,一眼就能看到每個格子間里面的情況。
如今,秦城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這監獄在老百姓的心中,依舊蒙著一層頗為神秘的色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