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
青年總有萬千模樣
萬千可能
今天
一起重新認識一下
那些耳熟能詳的
福建老朋友
看看他們在“新手村”
是如何用
熱血與才智
點燃人生的進度條
朱熹:集理學之大成者
在“新手村”就做官與作詩雙修
朱熹18歲中舉人
19歲登進士
后被任命為泉州同安縣主簿
青年朱熹在同安就職之始
就在官署大堂上懸掛了一面
“視民如傷”的牌匾
在同安任職期間
也是他詩歌創作的
第一個高峰期
共寫詩150余篇
林則徐:世界禁毒先驅
初入職場就超前預判
林則徐14歲考中秀才后
進入了福建省當時最高學府
——鰲峰書院求學
嘉慶九年中舉
嘉慶十二年
年輕的林則徐
在廈門任海防同知書記
專責處理商販洋船來往、米糧兵餉的
文書記錄
此時的他就已經意識到
鴉片的問題
嚴復:北大首位校長
學成歸國帶回超多思想寶藏
嚴復是福州船政學堂首屆畢業生
1877年
嚴復被公派到英國留學
留學期間的嚴復
與出使英國的外交大臣郭嵩燾
結為忘年交
郭嵩燾與嚴復深入探討
中、西學術之異同
并為其延長留學時間
使得嚴復能深入地學習
西方社會、政治、文化等知識
并參加各種外事活動
林巧稚:萬嬰之母
“萌新”時期就主刀高難手術
1929年,29歲的林巧稚
從協和醫科大學畢業
并獲醫學博士學位
被聘為協和醫院婦產科大夫
成為該院第一位畢業留院的
中國女醫生
在林巧稚還是助理醫師時
醫院來了一位宮外孕患者
隨時有生命危險
由于主任無法趕到
冒著斷送職業生涯的風險
林巧稚果敢地站上手術臺
完成了醫生生涯中的第一例大手術
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首篇論文就得到“大佬”青睞
1950年,17歲的陳景潤
考入廈門大學數理系
從廈門大學畢業后不久
陳景潤回到數學系資料室工作
在資料室里,他潛心研究
寫的第一篇論文
就得到了華羅庚的賞識
數學所的專家們認為
這篇論文是教授級的
1956年8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報》
對這篇論文做了報道
1957年9月
陳景潤正式調到
中國科學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成為華門弟子
李雯雯、李發彬:奧運冠軍
年紀輕輕就是“戰神”般的存在
作為中國首位00后舉重冠軍
李雯雯19歲的時候就
擁有世界青年、世界成年
共6項世界紀錄
2011年
第一次代表中國
參加國際賽事的李發彬
就為中國青年舉重隊
贏得了2金1銅
不論風云激蕩
還是歲月靜好
這些耳熟能詳的老朋友
在“萌新時期”都
意氣風發,勇敢擔當!
讓我們跟上他們年輕的腳步
莫虛度,莫辜負
去追逐更好的自己!
福建省旅游發展集團
fjlygroup
暢游八閩平臺
cybmflxx
廈門文旅
漳州文旅
綠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時福建
ssfj2023
轉載來源:福建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