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攝影報道
5月10日上午,位于內江東興老街的四川省中醫藥文化宣傳基地里,內江市第十三小學四年級學生余欣潼將艾葉、薄荷、丁香、石菖蒲塞進一個精美的小袋子,不到5分鐘就做好了一個驅蚊防蟲香囊。
學做香囊
當天,一場別開生面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在此展開。同學們不僅學會了制作香囊,還通過參觀中藥標本、體驗中藥炮制過程、制作艾條等形式,沉浸式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次活動由四川省內江醫科學校、東興區大健康產業推進中心、東興區科協聯合舉辦,不僅面向小學生開展中藥研學,而且還在室外進行了義診活動。
制作艾條
當天上午9點,60名小學生走進東興老街四川省中醫藥文化宣傳基地,這里也是四川省內江醫科學校中醫藥產教融合基地。內江醫科學校中藥班的學生轉換角色,當起“老師”,向小學生們介紹陳列的中藥標本、“望聞問切”的含義、簡易藥方如何構成。
實操環節,小學生們迫不及待地上手操作。有的同學做起了香囊、艾條,有的同學學起了碾藥,還有的同學拿起稱量工具,學起了如何稱藥和搗藥。一時間,藥碾子滾動的聲音、杵臼敲擊的聲音以及師生交流的聲音此起彼伏,同學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收獲了課本之外的知識,拓寬了視野。
碾藥
內江十三小大隊輔導員彭靜說,以前學校也曾組織過這樣的中醫藥體驗活動,得到家長和學生的好評。這類活動能讓孩子們身臨其境感受中醫藥文化,在心中播下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
室內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時,東興老街大戲臺前方,內江醫科學校的師生們也在為廣大市民提供義診活動,包括血壓測量、血糖測量、營養咨詢、頭頸肩按摩體驗、心肺復蘇教學等。
義診活動
內江醫科學校中心實驗室教師朱鳳婷告訴記者,緊扣職業教育活動周主題,學校一共組織了60余名師生參與此次活動,對于學生而言,這既是將專業技能轉化為實踐的寶貴機會,也是弘揚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平臺。通過活動不僅讓小學生們深入了解中醫藥文化,也讓更多市民感受到中醫藥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價值,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