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昆明市安寧市人民法院
昆鋼人民法庭干警
走進安寧市昆鋼小學
為300余名五年級學生
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宣講課
解鎖他們的自護“超能力”
“同學給你起侮辱性外號,這算不算校園欺凌?”
“遇到陌生人觸摸隱私部位,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課上,法庭干警通過情景模擬、趣味法律問答的方式為同學們解析真實案例,增強他們的法治意識。
“法律就像空氣,時刻在我們身邊。”法庭干警從學生上下學路上的交通規(guī)則,到“買文具”“游戲充值”等日常小事入手,讓同學們明白了自己的一些行為需要經(jīng)過父母的同意才能施行。
當播放“12歲騎共享電單車受傷誰擔責”的動畫案例時,同學們爭相舉手分析責任歸屬,加深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法庭干警還結(jié)合視頻與實例,教會同學們識別肢體欺凌、語言暴力、網(wǎng)絡欺凌等行為,并告訴同學們?nèi)绻庥銮趾σ⒓锤嬖V父母和老師,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
“現(xiàn)在我是法官,哪位同學想扮演小陪審員?”隨著干警一聲號召,課堂秒變“微型法庭”,同學們通過模擬法庭的形式,在角色扮演中將法律知識刻在了自己的腦海里。
在預防性侵害專題中,法庭干警以“安全紅綠燈”互動游戲的形式模擬身體的各個部位,讓孩子們學會用“拒絕、離開、告知”三步法守護身體界限。
“原來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會呼吸的保護罩。”課后,一名同學捧著小獎品對著法官干警們聲音洪亮地說。老師們紛紛表示,這種“案例+互動+實踐”的普法模式,讓抽象法條轉(zhuǎn)化為具體行為指引,真正實現(xiàn)了法治教育從“灌輸式”到“浸潤式”的轉(zhuǎn)變。
下一步,昆鋼法庭將繼續(xù)開展“法庭開放日”“模擬法庭”等特色活動,以多種普法形式織密“家庭—學校—法院”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網(wǎng),讓法治陽光照亮孩子們的成長之路。
來源 | 安寧法院
編輯 | 尹潤云
責編 | 代良燕
一審 | 詹 輝
二審 | 吳 怡
三審 | 劉 欣
【五四青年節(jié)】奮斗的人最年輕——致敬昆法青年
【五一勞動節(jié)】致敬昆法最美勞動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