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凌晨,印度空軍發動代號“朱砂行動”的空襲,試圖以遠程導彈打擊巴基斯坦境內9處目標,為上月22日克什米爾恐襲事件復仇。然而這場精心策劃的行動卻以慘敗收場——巴基斯坦空軍憑借中國提供的殲-10CE戰斗機和霹靂-15E空空導彈,擊落5架印度戰機,包括3架法國制造的“陣風”戰斗機。印度國防部8日緊急發布命令,要求全國所有港口、航運碼頭和造船廠進入最高安全警戒狀態,部署反無人機系統和岸基導彈防御裝置。這一命令直接指向巴基斯坦可能的海上報復。
這意味著局勢很可能迅速從空中對抗轉向海上對峙。印度海軍緊急調遣“維克蘭特”號航母戰斗群前往阿拉伯海,同時部署殲敵者級核潛艇實施威懾。與此同時,在5月10日,巴基斯坦正式宣布發起“銅墻鐵壁”軍事行動,并打擊了印度境內20多處軍事設施,巴外長表示,巴基斯坦方面已極度克制,但是印方堅持升級局勢,巴方別無選擇。
但印度的軍事動作很快陷入被動——有媒體曝光了一段模擬攻擊印度航母的演習視頻,畫面中梟龍Block3戰斗機掛載C-802AK反艦導彈超低空突防,精準命中靶船。更令印度難堪的是,巴基斯坦軍方8日宣布已擊落25架印度無人機,另外在實控線附近至少擊殺了“40至50名”印度士兵。面對局勢升級,美國的態度顯得耐人尋味。副總統萬斯8日在福克斯新聞采訪中直言:“印巴沖突根本上不關我們的事”,美國只能“鼓勵雙方緩和”,但不會介入戰爭。
國務卿魯比奧雖在8日分別與印巴外長通話,呼吁“直接對話”,但同時敦促巴基斯坦“停止支持恐怖主義”,這種明顯偏向印度的措辭被巴方視為“火上澆油”。很明顯,美國當前戰略重心被烏克蘭和加沙問題牽制,而印度作為 “印太戰略” 支點的重要性上升,使得華盛頓不愿因巴基斯坦而疏遠新德里。更微妙的是,美國擔憂巴基斯坦借助中國武器在沖突中壯大,進而強化中巴軍事同盟,這將削弱美國在南亞的影響力。
印度海軍的困境在進一步加劇。有消息稱,其岸防部隊在卡拉奇附近海域攔截了一艘試圖滲透的印度潛艇,雙方發生短暫交火。與此同時,印度港口城市孟買和加爾各答突然啟動燈火管制,警方以“預防恐怖襲擊”為由封鎖主要航道。這種草木皆兵的狀態折射出印度對海上攻擊的恐懼——其12個主要港口承擔著全國95%的外貿運輸,一旦遭襲將直接沖擊經濟命脈。
截至5月10日,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的炮擊仍在持續,沖突已全面升級,印度方面的一名政府高級官員在巴方的反擊行動中身亡。盡管國際社會普遍呼吁克制,但兩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莫迪政府面臨“必須挽回顏面”的巨大壓力。印度媒體也開始炒作“海軍復仇計劃”,聲稱將復制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封鎖卡拉奇的成功經驗,但分析人士指出,如今的巴基斯坦已非當年,其不對稱作戰能力足以讓印度付出慘重代價。
美國的袖手旁觀讓局勢更加撲朔迷離,特朗普政府的“不介入”政策反映出對印巴沖突“缺乏戰略優先級”,但這種態度可能導致局勢失控。歷史經驗表明,軍事手段從未解決克什米爾問題,而核武器的存在更讓沖突升級代價難以承受。正如巴基斯坦前國家安全顧問優素福所言:“雙方必須找到臺階下,否則將陷入萬劫不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