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的最優解不是請客吃飯,這最多只能算得上是一種表達方式。真正想要搞好人際關系,你就要堅持“莫索爾法則”。
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這張關于搞好人際關系的“王牌”,當你完全理解之后,應該就能收獲你最想要的、最舒適的那種親近關系了。
莫索爾法則
德云社班主郭德綱有句話說得特別好:“窮人站在十字街頭,耍十八鋼鉤,鉤不到親人骨肉;富人住在深山老林,使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的賓朋。”
這句話表面上看,是在形容“貧富差距”和“逐利主義”,但其實它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我們可以代入一下,如果有一天你有了錢,突然身邊的朋友都一窩蜂地找你幫忙,其中甚至有人基本沒跟你聯系過。
這時候再面對這些“賓朋”,你作何感想?
而如果人群中有一個在你患難之時,仍然支持你、幫助你的人,等他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又是否會拒絕?
要么怎么說郭德綱這話說得凄涼呢!這句話的根本在于有些人做的事情讓我們覺得“心寒”。
就像網上的段子:平時不找我,關鍵時刻冒出來跟我借錢,那我怎么可能借給你嘛!
這種心態用“莫索爾法則”就完全可以解釋了。
該法則是由挪威心理學家愛德華·莫索爾提出的。
其核心理念是:“人際關系的維系依賴于長期而穩定的情感互動,而非短期的利益交換。”
長期同你有互動的人,你自然會予以回應。
而突然在你發財之時上門求幫忙的“賓朋”,你或許根本不會待見,因為你們沒有互動,邏輯就是這么簡單。
真誠最重要
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說過:“真誠是有效溝通的基礎”。
這話咱們現在也總聽,叫什么?叫“真誠是唯一的必殺技”。
莫索爾法則內容挺多,但算詮釋起來也無非就是兩個字——真誠。
網上有句話是這么說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這句話之所以被大家廣泛認可,就是因為它由里到外地流露出了“真誠”,而且還是那種最堅硬的,能撐的過時間考驗的真誠。
這反過來也證明了,我們的生活需要那種長期持續的親近關系。
那么我們是不是也能利用大家的這種需求,去維系身邊的情感呢?
當然可以。
但要注意,可不是所有關系都是“長期存在”的,就比如我們現在交朋友,哪來的“長期友誼”?
這時候“真誠”就派上用場了。
我們之間可以通過一段真誠的溝通,來拉近彼此的關系。
這就像是地基一樣,幫我們蓋起友誼的小房子。
吃喝玩樂、聚會唱歌都是傾訴真誠的好平臺。
但切莫注意不要本末倒置。沒有真誠支撐的聚會,到頭來只是浪費了時間、精力和金錢。
再說那些已經“長期存在”但沒有“長期維持”的關系。
你實際上也不需要天天找對方玩樂,因為我們說了,重點是聚會中是否有“真誠”填充點綴其中,而不是聚會本身。
所以各位都明白了吧,在搞人際關系時,真誠才是最重要的。
也許你身邊會有人說:“真誠的人最容易被欺負!”
如果你遇到這種事情就要想起“阿德勒心理學”,你的真誠沒有錯,對方沒接收到你的真誠損失才大呢!
內耗沒有用,遠離對方才是正解。
情感賬戶
看到這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思考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你會覺得長期維系的關系更可靠?
就像我們開頭分析郭德綱的話,你為什么更愿意幫助那些以前幫助過你的人。
這就涉及一個概念,叫“情感賬戶”。就是字面意思,只不過互相支付的是情感,而存“錢”的銀行在我們彼此的內心。
人與人之間所有的交往關系,都是一個付出情感,再到得到情感的過程。
長期通過真誠維系的關系,在不知不覺間就在交往雙方的內心形成了“情感賬戶”。
你在我這里存的情感越多,那我就越愿意付出更多的情感在你身上。反之,你就不會為一個“不必要”的人付出太多。
最簡單的例子,你會為父母、愛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有付出生命的“覺悟”,這就是你們彼此之間的情感賬戶充盈的具象化表現。
因此,如果你想搞好人際關系,首先就要有“情感賬戶”的概念在心里。
而讓賬戶充盈的最好辦法,不是通過金錢,更不是通過玩樂,而是通過長期且真誠的情感互動,也就是莫索爾法則提到的內容。
寫到這,我想起以前一位姐姐跟我說的話:“對好朋友,你可以什么都不圖,只圖他對你好!”
試著去用真心換真心吧,也許你未來的好朋友就誕生在咱們的評論區中。
-The End - 作者-思婷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