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官方發布的確切消息,中美兩國確實會派出高級別代表在瑞士展開一次會談。
這次談判的重點就是如何化解分歧,達成共識,結束當前的危險中美貿易戰。
并且我們能夠看到的是美國確實比較有誠意,談判正式開始之前特朗普就已經把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直接踢出了談判隊伍。
之后的中美談判將由貝森特這位財政部部長全權主持,美國的貿易代表格里爾則會在側面輔助談判。
這其實也算得上是對中國釋放了明確的善意,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美國的現任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與特朗普之間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
他是特朗普的傳統支持者,并且早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就一度在政府中謀求了高等職務。
后來特朗普在競選中敗給了拜登,當時很多的美國人都站在了特朗普的對立面。
包括特朗普第一屆任期時的副總統彭斯,還有當時的國務卿蓬佩奧等等。
可納瓦羅卻堅定的支持特朗普,甚至納瓦羅還一度因為在國會山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被美國司法機構傳喚調查。
而納瓦羅會如此堅定的支持特朗普,也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在對華問題上的態度是高度一致的。
納瓦羅一直認為中國的存在,會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威脅。
所以他早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就鼓動特朗普對中國發起了貿易戰。
而且很多對華貿易戰的具體措施,也是由納瓦羅主導制定的。
后來新冠疫情爆發以后大量的美國人感染新冠肺炎,甚至有不少人因此而死亡。
這明明就是美國官方應對不利的結果,但納瓦羅作為當時白宮成立的應對疫情的小組成員之一,卻多次在公開場合毫無道理的批評和攻擊中國,足見他在對華問題上的激進態度。
等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開始以后,納瓦羅憑借著對特朗普多年來的忠誠再次被委以重任,重返白宮擔任貿易顧問。
別看納瓦羅僅僅只是一個顧問,但他在白宮的權力架構中。
那他這個貿易顧問的權利甚至比某些政府部長的權力還要大,畢竟他是能實時接觸到特朗普的,也能夠直接影響到總統的決策。
所以據說這一次特朗普拿出的對等關稅戰政策,其實也受到了納瓦羅的影響。
而且就在這兩天納瓦羅都沒有放過我們,比如最近我們正在和英國討論加強雙邊經濟合作的事情。
而納瓦羅就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采訪時就直言不諱的聲稱:英國不應該和中國合作,理由是英國為了和中國加強合作“甚至變得順從”。
這不就是在離間中英關系嗎?
現在中美兩國要舉行談判了,如果納瓦羅這位明顯是“對華鷹派”的白宮貿易顧問也出現在談判場合,甚至主導美方的談判代表團,恐怕這次談判有相當大的可能會直接無疾而終。
所以美國這邊明確聲稱納瓦羅將不參與談判,而是由一直在對華問題上相對比較理智。
甚至還讓曾公開聲稱當前的對華產品關稅不可持續,應該大幅下調關稅的財政部長貝森特當談判代表。
其實也是釋放友好信號的一種方式。
而美國會一反常態的主動照顧我們的想法,恐怕也是因為他們現在的確頂不住壓力了。
雖然美國官方的一些人仍然在公開場合唱高調,說什么美國有能力贏得與中國的貿易戰,中國沒辦法和美國對抗等等。
但這樣的觀點只能忽悠一些對中美關系,以及對美國貿易結構并不了解的人。
而真正懂行的人,都能看得出美國不可能贏得貿易戰。
畢竟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是不可替代的各種制造業消費品。
現在全球范圍內就只有中國這一個世界工廠,印度還有東南亞等國家生產的產品不是產量沒有中國高,就是質量沒有中國貨好。
所以美國官方喊著和中國脫鉤喊了很多年,但卻仍然無法做到這一點。
在2024年也就是中美貿易戰再次全面開打前,中美雙邊貿易總額仍然維持在6800億美元以上的高位水平。
而且大量的美國企業在中國都有巨額投資,美企在中國的投資每年產生的收益也達數千億美元。
現在的中國是美國的英特爾,英偉達,蘋果等高端科技公司的最主要海外市場。
所以中美關稅戰打響后,美國企業界對此就是一片反對聲。
甚至前不久像沃爾瑪、塔吉特這樣的美國零售巨頭公司還給特朗普送去了聯名信。
要求他在對華問題上改變態度,停止關稅戰。
而這些美國企業家還是有影響力的,畢竟特朗普不可能完全忽視這些人的需求。
并且特朗普發起對等關稅戰的一個重要目標,實際上是想實現貿易平衡,推動全球制造業回流。
貿易平衡的意思并不難猜,就是要求世界各國更多的進口美國的商品,幫助美國減少貿易逆差。
但中國卻在這方面反其道而行之。
我們不但沒有加大對美國產品的進口,反而將大量原本要給美國企業的大豆訂單直接轉給了巴西。
甚至中國企業寧可向加拿大買石油、天然氣,都不買美國貨,這對美國的農業和能源產品出口都會帶來不利影響。
而且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我們對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需求量在全球范圍內也屬頂尖。
特朗普上臺后的一個重要戰略目標,就是大范圍開發這些傳統能源。
現在因為中美貿易戰中國不買美國的能源,也會給特朗普的計劃帶來不利影響。
而其所謂的讓制造業回流美國也同樣完不成,因為美國會出現產業空心化。
這和中國的發展沒有什么直接的聯系,這更多的是因為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增長速度實在太快。
而且這些年美國走向了金融化發展之路,大量的美美國企業嚴重依賴金融產業和科技產業來掙錢。
那讓他們再去投資吃力不討好,掙錢又少的實體產業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所謂的二次工業化,推動制造業回流美國基本上也已經失敗了。
這才最終促使特朗普向中國伸出了友好之手,要和中國談判。
但是中美兩國到底能否在談判中達成共識現在并不好說。
這次的中美談判,確實為不斷惡化的中美關系起到了止跌維穩的作用。
但中美兩國代表在接觸時能否迅速達成共識仍然要打問號,因為雙方在談判條件上可能就無法達成一致。
我國官方曾多次強調:中美達成一致的前提條件在美國放棄所有不合理關稅,主動停止與中國的貿易戰。
但美方到目前為止仍然在唱高調,甚至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還說:在中美談判之前,美國不會對中國降低關稅。
那就算特朗普沒讓納瓦羅這位對華鷹派政客參與談判,但貝森特手中能和中國談判的籌碼仍然并不多。
再加上前不久美國官方還宣布,要對所有海外的電影產品都征收超過100%的關稅,包括來自中國的電影產品。
這也同樣會給即將開始的中美談判,蒙上一層陰影。
所以我們也不能對當前的形勢太過樂觀,如果太樂觀可能會出現戰略誤判。
但還是希望美國可以真的拿出誠意和中國交流談判,因為中美兩國不應該是對手。
光從經貿數據上就能看出,中美兩國的高度互補性。
而且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中美兩國都依托全球化體系獲得了大量利益。
比如中國的產品就可以在沒有太多限制的情況下,出口到全球各地的市場。
這也是這些年來中國經濟和工業能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對外貿易為中國積累了巨量財富。
而對美國來說,他們可以使用投資手段入股各國的產業,包括中國產業。
比如過去這些年美國的貝萊德集團也入股過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甚至是比亞迪等企業。
所以這些美國財團的對華投資,也同樣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和經濟收益。
因此中美真的應該坐下來好好談一談,合作掙錢比相互對抗要更有價值。
中美兩國談判的關鍵時刻,特朗普不允許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參與談判。
這可以被理解為是對中國釋放出的友好信號,畢竟納瓦羅是目前白宮內部在對華問題上最激進的人之一。
甚至對華關稅戰的政策恐怕也出自納瓦羅之手,所以納瓦羅被排擠出談判確實不是壞事。
但中美兩國到底能否在談判中達成共識仍然不太好說,畢竟兩國可能仍有分歧。
不過還是希望中美談判可以出成果,現在兩國作為世界排名前二的經濟體長期處于對抗的狀態,對整個世界都不是好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