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剛發生過一個9歲男孩因為丟失手機被媽媽打死的痛心事件,又看到一則令人憎惡又同情的新聞:一個五年級的男孩被媽媽誤殺,隨后,媽媽跳樓自殺。
據了解,當時這個媽媽與孩子發生爭吵,一怒之下勒死了兒子,滿心自責的她試圖割腕自殺,幾次失敗之后,就用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原來,媽媽和殺人犯之間,只有一次情緒失控的距離。
01
情緒失控的母親
背后大多有一段糟糕的婚姻
在日本,每年發生數萬件虐待兒童的慘案,平均每四天就有一起孩子被虐待致死的事件,其中74.5%的兇手竟然是孩子的母親。
到底是什么,讓女人情緒失控,成為殺害親生孩子的劊子手?
就在這個月初,美國發生了一起華裔母親把5歲的女兒活活打死的殘忍事件。
在審訊時,這個媽媽一遍遍強調:
“我需要照顧餐廳的方方面面,我只有兩只手,沒有四只手,沒法顧及那么多。我也不想做出這種事,但有時候就會沒辦法控制自己。”
她說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可是丈夫沒有搭把手,所以她才在女兒不聽話的時候,徹底崩潰,完全控制不住憤怒,把拳頭揮向了親生女兒。
真正讓媽媽們崩潰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勞累,更是心理上的絕望。
去年9月,一個媽媽在情緒激動下,試圖拉著女兒跳樓自殺。
她歇斯底里地質問丈夫:
你出軌我也原諒你了,已經三個月了,你跟那個女的住在一起,你要錢沒錢,要房沒房,要車沒車,你有什么我可貪的?
我不指望你給我什么,我只想你能給我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這樣過分嗎?我只要求這樣過分嗎?
這個世界上,最絕望的事情是什么?是你無論如何吶喊,對方都沒有回應,明明活著,卻跟死了一樣。
去年6月,一個媽媽在街頭用腳猛踩2歲的親生女兒,只因為她到處找不到工作,覺得走投無路了,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而女兒當時餓得直叫,她就從僅剩的十幾塊錢里拿出兩塊,給她買了一根路邊的香腸,可是女兒只吃了一口就吐了出來。
孩子無意間的舉動,瞬間擊潰了媽媽最后的心理防線,讓她沖動之下,將女兒推倒在地……
這個媽媽說,這兩年,她帶著女兒居無定所,衣食無著,常常露宿街頭,最絕望時,她差點抱著女兒自殺。
而孩子的爸爸,每個月只給600元生活費。
情緒失控的母親背后,都有一個涼薄的老公。
許多媽媽,熬過了生孩子的死亡邊緣,卻熬不過產后抑郁,熬過了產后抑郁,卻熬不過生活的重擔,和婚姻里的壓抑與失望。
隨著年歲漸長,壓在女人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工作上不能前進只能被淘汰,回到家里也沒有一刻閑著;
從孩子出生到上學,所有的事都要她事無巨細地操心;
既要賺錢養家,又要維護家庭穩定
也許,丈夫的背后還有婆婆的諸般挑剔……
她犧牲了自己,付出了一切,帶領著整個家庭勇往直前,生活對她來說,不是一天天地過,而是一日日地熬。
可又有誰憐憫過她呢?
老公累了,跟兄弟出去喝杯酒;老公生氣了,借口加班不回家;老公孤獨了,坐在車里抽根煙……而她,不能喊累,否則,會被貼上“怨婦”的標簽,更何況,她也沒時間抱怨……
沒有哪個女人想以猙獰地姿態示人,可當了媽的女人,無處可逃,心酸卻沒有依靠,委屈卻沒人理解,所有的苦要自己扛,所有的淚要自己擦,心中的怨氣日積月累,在體內形成了一股戾氣,常常就爆發在孩子惹怒她的那一刻。
生活的磨難,不幸的婚姻壓得女人無法喘息,也帶走了女人的好脾氣。
我們看到的所有情緒失控的媽媽,都是對生活失去希望,卻不得不向婚姻無奈妥協的女人。
02
母親的情緒
藏著孩子的未來
當女人一味壓抑自己的情緒,卻不知道情緒壓抑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
而一個母親的情緒失控帶給孩子的傷害,跟肢體的暴力,造成的傷害是一樣的:
被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撫養長大,孩子所有的自信、愉悅都被粗暴對待,每天承受驚恐、壓抑和絕望,最后慢慢凋零。
國外做過一個實驗,研究母親的情緒和孩子情緒的關系。
實驗剛開始,母親對孩子笑臉以對,孩子也很開心
當母親板著臉時,孩子開始意識到不對勁了
當孩子試圖用自己的行為喚回母親的笑臉,而母親依舊板著臉時,孩子有些無措
最后,孩子開始嚎啕大哭
母親的情緒,是一個家的風水,藏著孩子的未來。
一個不開心的媽媽,也養不出一個開心的孩子。當媽媽總是朝孩子吐苦水,孩子也回變得悲觀消極。
一個喜怒無常的媽媽,也養不出情緒穩定的孩子。當媽媽一會對孩子贊賞有加,讓孩子覺得自己被愛,一會對孩子大聲呵斥,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討厭,孩子長大后戒備心重,變得極難親近。
即便孩子成年后能理解父母,但那些傷害,只能被原諒,而不會被遺忘。
03
父親的責任
是照顧母親的情緒
主持人馬丁演講過一篇文章《男人的責任》,提到了他太太情緒失控的事情。
他太太在坐月子的那段時間里,突然從知書達理的賢妻變成了蠻不講理的潑婦,有一次,甚至因為生氣,直接把魚湯扣在了電腦上。
這讓馬丁很受不了,兩個人一度鬧到要離婚的地步,后來妻子跟馬丁說:“你陪我坐一天月子,我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就一天就行!”
于是,馬丁開啟了跟著妻子“坐月子”的一天:
晚上老婆起來喂奶,馬丁就陪著,喂完以后再一起睡覺;
睡了不到一個小時孩子又哭了,馬丁繼續陪著太太起來喂;
喂完了還得換尿布,如果孩子哭了就得抱起來來回哄……
這么一圈下來40分鐘過去了,然后再去睡覺,沒過一會繼續起來喂奶,開始新的輪回……
不到一天,馬丁就崩潰了。
很多媽媽都被丈夫抱怨脾氣大,其實女人不是脾氣大,而是太累了,身邊的人卻不理解,不幫忙,讓她的苦,有口說不出。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第一所學校,校長就是父親,母親是學校里的班主任,校長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照顧好班主任的情緒。
青欖君曾提到一個故事:
一位爸爸向美國著名的腦神經科學家梅迪納教授請教:“教授,你告訴我,我怎樣才能幫兒子考上哈佛大學?”
教授回答:“從現在開始,你回家好好疼愛你的老婆。”
“為什么呢?”
“在美國,對學業成就的最佳預測指標,就是家庭情緒的穩定性。家庭情緒穩定性,大部分可被妻子的情緒所預測。”
妻子的情緒,決定家庭的溫度。妻子的情緒平和,家庭的氛圍就好,孩子能安心學習,成績也就越好。
而想要妻子情緒穩定的最好辦法,就是寵愛她,讓她心安。
就像一個父親的留言:讓妻子心安,是一個大老爺們應該做的事。
沒錯,讓妻子心安,才是一個大老爺們應該做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