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大學“劉氏父女學術事件”引發軒然大波,學術公平何去何從?
近日,重慶大學的“劉氏父女學術事件”在網絡上掀起熱議,再次將學術公平問題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5月7日,《重慶這8位同學獲國家獎學金》的推文一經發布,大四學生劉某喬的學術成就便引發廣泛關注。劉某喬已發布14篇SCI論文,其中一區論文5篇,二區論文9篇 。
如此耀眼的成績單,對于一名大四學生來說,堪稱“驚艷”,甚至超越了許多高校教師的學術成果,讓人驚嘆不已。
但隨著網友的深扒,諸多疑點逐漸浮出水面。從中國知網檢索發現,自2016年11月8日到2023年6月2日,共有14項發明專利的發明人中出現了劉某喬的名字。但那時她還只是一名高中生,如此高質量的論文和發明專利,出自高中生之手,實在令人費解。
更引人注目的是劉某喬與劉某華之間的關系。隨著重慶大學的公告發布,證實了兩人的父女關系。劉某華身為國家高層次人才,兼任中國化工學會混合與攪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功能材料學會常務理事等重要職務,其研究方向與劉某喬發布的高效攪拌裝置、剛柔組合攪拌漿等高度重合。如此一來,劉某喬取得的“輝煌成就”,難免讓人懷疑背后存在父親的助力。
此事件一經曝光,迅速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許多網友憤怒地指出,學術近親繁殖現象嚴重阻礙了科技的發展。一些網友言辭激烈地表示,這種利用權力和資源為子女謀取學術利益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學術公平的環境,寒門學子努力攀登學術高峰,卻可能因這種不公平的現象被輕易擠出賽道。還有網友質疑,這樣的行為不僅損害了其他學生的利益,更應該追究其刑事責任。
面對洶洶輿情,重慶大學迅速展開調查,并于5月10日發布通報。經調查,劉某華安排女兒劉某喬參與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論文和專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論文和專利署名不當的學術不端行為,此外,劉某華的論文還存在圖片上傳錯誤等學術不嚴謹問題。
最終,學校給予劉某華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去其研究生院副院長職務;按相關程序撤銷劉某喬獲得的國家獎學金等榮譽和獎勵。
不過,對于這一處理結果,網友們并不完全買賬。部分網友認為,僅僅免職不足以起到足夠的懲戒作用,應該直接開除,將其從教育界除名,以免日后故態復萌。
還有網友擔心,等風聲過去,劉某華是否會被調任至其他學院或部門擔任領導職務,而劉某喬也僅僅是被取消國家獎學金,沒有受到其他實質性的處分。
也有網友關注劉某喬已獲得的出國留學資格是否會受到影響,重慶大學對此并未給出明確回應。
重慶大學“劉氏父女學術事件”并非個例,近年來,學術不端事件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學術的公信力和純潔性。如何加強學術監管,完善學術評價體系,杜絕學術近親繁殖和學術不端行為,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不僅關乎學術的健康發展,更關乎每一位學子的公平與未來。您對于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給出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