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啊!這句話用在巴基斯坦身上再恰當不過了,在印度率先發難以后,巴基斯坦陸空協調,電子戰協作,已經實現了對印度的壓制。
作為南亞次大陸的大國,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巴基斯坦國土面積只有79.61萬平方公里,印度是巴基斯坦的3.74倍。
除了國土面積,印度人口是14.38億,居世界第一,巴基斯坦只有2.48億,印度是巴基斯坦的5.8倍。
拋開人口和面積之外,經濟對比更是直接碾壓,印度2024年的GDP是38458億美元,巴基斯坦只有3887億美元,印度是巴基斯坦的9.9倍。
經濟總量倒是很符合雙方的軍費對比,印度軍費是巴基斯坦的8.5倍,從各項數據看,印度都處于領跑地位,但要拋掉軍工。
人口是人才選拔的基礎,人才是技術突破的關鍵,印度有超過14億人口,也有大量的人才涌現,以美國硅谷為例,在這個世界科技的前沿,印度裔占到了6%,印度裔創建的公司占比15.5%,印度裔的高管更是占據四分之一,你不能說印度不出人才。
但,印度的人才并沒有帶給印度飛速發展,印度的GDP可以排進世界前十,看似非常富有,可他們給人的感覺就是貧窮落后。
這直接反饋在印度軍工上,印度國產的光輝戰機只是四代機,戰斗力如何至今是迷,在這次印巴沖突中,印度派出以陣風戰機為主的戰機群,他們自家的光輝戰機并沒有參戰,由此可以肯定,光輝戰機肯定不如陣風好用。
這就是印度軍工的直接反饋,當然印度有錢,可以買軍備,只是如今誰家會賣掉自己的頂級裝備呢?印度能夠買到陣風這種級別的戰機已經屬于頂配了,從實踐看,陣風連殲10都不如,想要指望買買買來充實軍工,并不是一條理想之路。
再說印度有人才,但他們大都為其他國家服務,真正服務于印度的屈指可數,也讓印度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
人才不能留,軍工難發展,印度空有數據優勢,卻難以實現真正發展,以至于面對巴基斯坦都舉步維艱,印度在數據上是碾壓態勢,表現在戰場上就是另外一種局面,真的可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