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聰明人不用涼水激!大廚教你這樣做,蛋殼輕輕一敲就脫落!
大家好,這里是美食格物,今天分享一個雞蛋剝殼的小技巧。
雞蛋營養豐富,是人體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很多家庭都習慣早晨吃上一枚水煮蛋,不僅營養美味,又能滿足一天的營養所需!
而雞蛋最營養最健康的方法肯定是水煮蛋了,平時我們早上刷牙洗臉的時間就足夠把雞蛋煮熟當做早餐,非常的方便,但是很多人都會發現煮好的雞蛋剝殼的時候特別費勁,蛋殼碎成小塊緊緊黏在蛋白上,費了半天勁,剝出來的雞蛋坑坑洼洼不成樣子。
很多人都說這樣的水煮蛋用涼水沖一沖就好剝了,但是如果是非常新鮮的雞蛋,這個方法也是不好用的,那下面我就來和您分享一個超級實用,不管是雞蛋、鴨蛋、鵝蛋都可以用的小方法,只需要加一勺它,蛋殼輕輕一敲就脫落。而這種神秘物質就是白醋。
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而白醋的核心成分是醋酸。當雞蛋在加了白醋的沸水中翻滾時,一場奇妙的化學反應就開始了:醋酸會與碳酸鈣發生反應,生成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這個過程就像給蛋殼做了一次“軟化SPA”,讓原本堅硬的蛋殼結構被輕微削弱,大大降低了蛋殼與蛋白之間的黏性。就好比給它們之間涂了一層“潤滑劑”,剝殼自然變得容易多了。
準備新鮮雞蛋、家用普通白醋、足量清水。雞蛋就用最普通的就行,很多人買雞蛋的時候覺得紅殼雞蛋比白殼雞蛋更有營養,其實這是誤解!蛋殼顏色由母雞品種決定,比如白來航雞產白殼蛋,洛島紅雞產紅殼蛋,但它們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幾乎相同。買雞蛋的時候不用計較什么鮮雞蛋,洋雞蛋,土雞蛋,柴雞蛋之類的,只要是雞蛋就行。
接著把雞蛋清洗一下,雞蛋表面有沙門氏菌等細菌,直接清洗容易破壞蛋殼表面的保護膜,反而加速變質。我們可以用鹽水清洗,鹽水清洗既能殺菌又能檢測新鮮度,一舉兩得!
準備一盆30℃左右的溫水,加入2勺食鹽攪拌至溶解。雞蛋放入鹽水中,用手輕輕搓洗表面。用流動清水沖洗干凈,瀝干水分。新鮮雞蛋密度大,在鹽水中會沉底;不新鮮的雞蛋因氣室變大、密度降低,會漂浮在水面。
之后在煮蛋的鍋中倒入清水,水量以完全浸沒雞蛋為宜,接著加入1大勺白醋。記住,白醋不需要放太多,1勺的量就能達到效果,多了反而會影響雞蛋的味道。
除了讓剝殼變得輕松,白醋還有不少“隱藏技能”。一方面,醋酸具有殺菌作用,能幫助殺滅雞蛋表面的細菌,吃得更安心;另一方面,它還能中和雞蛋自帶的腥味,讓雞蛋的味道更加鮮美。
等水煮沸后,用勺子小心地把雞蛋放入鍋中。為了防止雞蛋在沸騰的水中開裂,可以順手撒一小撮鹽,這能增加水的密度,起到緩沖作用。根據個人對雞蛋熟度的偏好調整煮制時間。全熟蛋要煮8-10分鐘。
趁著煮雞蛋的時間,我們把其他不需要煮的雞蛋放到冰箱中收起來,雞蛋最佳儲存溫度是2-5℃,放冰箱保鮮層最合適!注意大頭朝上、小頭朝下放置,這樣能讓蛋黃懸浮在中間,減少與蛋殼接觸,避免散黃,保存時間可以更久。
如果一次性買的太多吃不完,那么可以腌制成咸雞蛋,不僅風味獨特還能延長保質期!準備雞蛋、花椒、八角、桂皮、香葉、小茴香、干辣椒、食鹽。將香料和50g食鹽放入鍋中,加1000ml清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煮10分鐘,晾涼。
接著用鹽水清洗雞蛋并晾干,確保表面無水,將雞蛋放入密封容器,倒入晾涼的料水,確保完全浸沒,密封好。常溫放置,1周后就可以吃了,煮好的咸雞蛋蛋黃各個流油,咸香濃郁,隨時吃隨時煮,超級方便,我家過年期間親朋好友送的雞蛋就是這樣搞的。
這邊的雞蛋也煮了十分鐘了,將煮好的雞蛋撈進涼水中。這一步是為了一會剝的時候不燙手,冷卻后的雞蛋,輕輕一敲,蛋殼就能整片剝落,剝出的雞蛋完整又光滑!
下次煮雞蛋時,不妨試試這個小妙招!簡單一勺白醋,就能讓剝雞蛋變得輕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