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實力更強的印度突然主動開釁,出其不意地對巴基斯坦發動了主動進攻,誰知巴方早就已經嚴陣以待,成功打出了一個防守反擊,并取得了驕人的戰績。雖然具體情況還沒有被披露,但是我們從目前已知的消息推斷,在此次印巴沖突之中,巴軍裝備的以殲-10C為代表的中國造裝備,很有可能已經立下了大功!
7日凌晨,印度不宣而戰,突然對巴控克什米爾首府穆扎法拉巴德(Muzaffarabad)、科特利(Kotli)以及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的巴哈瓦爾布爾(Bahwalpur)等地發動了大規模導彈襲擊。雖然印度方面稱,此次襲擊的目標都是所謂的“恐怖分子營地”,但是據巴基斯坦方面稱,印度襲擊的目標之中有包括學校在內的不少民用設施,印軍的突襲,已經造成了數十名巴基斯坦平民傷亡。
很顯然,不管印度襲擊的目標到底是不是所謂的“恐怖分子營地”,印度悍然越境襲擊他國領土的行為,都是不折不扣的武裝侵略行為。因此,巴基斯坦方面也絲毫沒有跟印度客氣,而是很快展開了大規模軍事反擊。
令人覺得非常意外的是,雖然整體實力更弱,但是巴基斯坦的反擊卻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戰果,甚至已經在己方戰機無一損失的情況下,對印度空軍的戰斗機完成了“5殺”,這實在是不能不讓人感到佩服。
根據巴基斯坦方面公開發布的戰報顯示,巴基斯坦空軍和空防部隊已經成功擊落了印度五架戰斗機和兩架無人機,這些飛機包括3架印度空軍最新、最強、最先進的法制陣風戰斗機、一架同樣是印度空軍主力戰機的俄制蘇-30MKI戰斗機,還有一架較為老舊的米格-29戰斗機,兩架無人機則分別是一架以色列出口給印度的“蒼鷺”無人機和一架小型自毀式無人機。目前,有包括央視、環球網等在內的權威媒體都轉載了這樣的說法,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巴軍發布的這些消息并不是宣傳,而大概率是確有其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還已經公開表示,巴軍已經成功俘虜了多名印度軍人。外界分析指出,這些被俘的印軍有可能是這些被擊落的印度戰斗機上的飛行員在跳傘求生之后被俘,另外,印巴兩軍的大規模地面沖突也已經展開,因此我們也不排除有印度陸軍的士兵在戰敗后被俘的可能。
從目前的情況看,巴空軍取得的這么輝煌的戰果,這很有可能是巴軍裝備的殲-10C戰斗機的功勞,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來說,印度其實很早就已經將其現役最先進的戰斗機陣風戰機部署在了印巴邊境附近,而陣風戰斗機是印度空軍唯一一款“四代半”的戰斗機,巴軍為了防備陣風突襲,很有可能也會將自己的唯一一款“四代半”戰機殲-10C戰斗機部署在印巴邊境附近。
畢竟,從“硬實力”上來說,不論是巴軍的美制F-16還是梟龍,其實在空中作戰之中都不是陣風的對手。
其次,從性能上說,F-16戰斗機其實并不是一款偏重制空作戰的戰斗機,在美軍之中,制空作戰是由F-15負責的,而F-16主要是用于對地打擊等多用途任務;梟龍戰機的情況也差不多,該型戰機也是一款偏重于多用途的戰斗機。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斷,此次印巴空戰,巴軍出動的戰機很有可能就是殲-10C戰斗機。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那么此戰至少已經創下了三個記錄,一是陣風戰斗機首次實戰被擊落記錄;二是殲-10C戰斗機和霹靂系列導彈首次實戰擊落記錄;三是世界空軍史上首次“四代半”戰機之間的空戰記錄。
一下子被擊落5架戰斗機和兩架無人機,印度空軍這回可以說是吃了大虧,而巴方則宣稱己方的戰機無一損失。這樣的7:0的戰績,是不能用“意外”或者是“疏忽”來形容的,這背后折射出來的,一定是印巴兩國空軍的整體差距。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印度空軍的規模相當大,除了36架,陣風”,還有247架蘇-30、41架幻影2000、32架國產LCA、65架米格-29以及54架米格-21,配套的是3架俄制A-50預警機和3架印巴(巴西)合作研發的EMB-145I預警機。
巴基斯坦空軍擁有20架殲-10CE戰機,至少50多架F-16,另外還有200多架梟龍。殲-10CE與梟龍使用的是霹靂-10格斗彈和霹 靂-15遠程空空導彈,配套的是ZDK-03預警機。總的來看巴鐵空軍的規模雖然不如印度,但是很顯然巴鐵空軍的作戰體系合理性和完備性,以及整體的戰機性能是要隱隱壓過印度空軍一頭的。
而這,有可能就是巴鐵能夠初戰告捷的重要原因。不過,目前印巴兩國之間的沖突還在繼續,最終鹿死誰手還不好說,但是若是印度空軍再度開釁,巴空軍再度取勝的可能性其實很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