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美方官宣了將會和中方進行雙邊貿易談判,美國財政政府貝森特還在媒體采訪中特意表示:中美之間貿易談判即將開啟,就在5月10日的瑞士。
同一天,中方也是宣布這一次會談是應美方請求才舉行的,中方反對美方濫用關稅立場的態度一直都沒有變。
這也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談判內容,美國的“誠意”至關重要,而特朗普的態度優勢非常讓人可笑,不僅怕雙方談不下來,又怕讓步太多了,丟了“面子”。
怕談不成,又怕讓步太多
白宮現在恐怕真是如坐針氈,美國國內經濟警報頻頻拉響,物價飛漲,民眾錢包縮水,企業庫存告急,經濟增長數據也是亮起了紅燈。
根據今年一季度的狀況來看,經濟已經出現了縮水,而這對任何有政治抱負的領導人來說,都是非常擔憂的事情。
為了解決國內問題,與中國達成協議,就顯得非常迫切了,不難看出,這次美國是抱著“必須談成”的念頭來的,否則之前的種種折騰,恐怕真的就成無用功了。
在這次談判,白宮在選人上面也是下足了功夫,為了就是增加這次“談成”的概率,要知道,特朗普手下的,沒有一個好對付的,但要論對華姿態最強硬、甚至堪稱關稅政策的主要設計師,當屬納瓦羅。
納瓦羅之前的言行,說白了就是想將談判引向撕裂的地步,當然美方也甚至,如果派納瓦羅前去談判,估計還沒談就開始掀桌了。
這次美方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派遣財政部長本森特與貿易代表格里爾前往和中方談判,美方的這個算盤可以說真是精妙:既要展現談判誠意,又不能讓國內強硬派感受到態度上的軟化。
對于美方來說,在談判桌上少一個攪局者,會談成功的概率就多了幾分,盡管這樣,美方還是擔心在談判中會“失了面子”。
但中方態度向來明確:美國制造的關稅壁壘必須拆除,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這也就意味著要想達成協議,美國就需要拿出足夠的誠意。
在讓步這一方面,白宮也是早有心里準備,畢竟特朗普政府的風格,向來就是“利益可以少要,但是面子絕對不能丟”,為此在談判前,美方又習慣性放出了強硬信號,聲稱“雖然要談,但是我們可不會主動下調那145%的關稅”。
這句話看似強硬,實際上將美方的心虛展現的淋漓盡致,美方越是強調“不主動”,就也說明他們其實明白關稅遲早要調整,先高聲喊話,即便后續真的降稅,也可包裝成“經過艱苦談判,為美國爭取到的最好結果”,而非“在美國的壓力下被迫讓步”。
特朗普的這種“既要...又要...”的態度,即使在派駐華大使人選上,也挑選了兼具商界背景與“鷹牌”色彩的人物,試圖再玩一出“紅臉白臉”的老套路。
極限施壓失靈了
特朗普沒想到,這套“極限施壓”的陳舊戲碼,這次已經不怎么靈驗了,中方不僅沒有被所謂的“最后通牒”嚇倒,反而以更強硬的姿態和精準的反擊措施,向世界展示了中方態度的“奉陪到底”。
從34%到84%,中國海關系統稅率參數的調整,精準的打到了美國的七寸,這種“以規則對抗規則”的打法,在國際上贏得了不少同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更是直言不諱地批評美方做法是“自殘式表演”。
可能特朗普現在都沒有想到,曾經自己在商場屢試不爽的恐嚇手段,在大國博弈之間,效果會大打折扣。
反觀中國,這次應對美國關稅戰的態度頗為淡定,中方早已言明:談,可以,但必須在平等、尊重、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同時還表明了這次瑞士談判,也是為了應美方請求才舉行的。
中國的底氣
中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底氣,主要還是因為自身經濟的強大韌性,盡管外部環境復雜,但中國內需市場潛力巨大,外貿數據也一直在保持增長趨勢,中國也有信心,有能力應對隨后發生的挑戰。
在國際上,中國的“朋友圈”也在日益擴大,就在談判消息傳出前后,中國與東盟十國及日韓共同發聲,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緊接著,又與歐盟宣布計劃全面取消交往限制,這也是清晰表明了,單邊主義、經濟霸凌不得人心,合作共贏才是大勢所趨。
特朗普政府試圖依靠關稅大棒逼迫他國就范,結果反應可能會促使其他經濟體抱團取暖,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
白宮還宣稱有75個國家致電請求美國“高抬貴手”,暫緩加征關稅,卻唯獨將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這些主要貿易伙伴排除在外,繼續揮舞關稅大棒,這種區別對待也是加劇了美國自身的孤立無援。
當然,美國國內經濟數據也不是特別樂觀,民怨漸增,特斯拉的馬斯克公開批評關稅政策“愚蠢透頂”,指出這直接導致傷害超級工廠零部件成本劇增,加州州長更是公開與白宮切割,允許州內企業申請關稅豁免。
美國共和黨內部,也相繼傳出了對特朗普強硬策略的質疑聲,財政部長貝森特甚至之前還被曝出了有離職傾向,這些內部裂痕,無疑是削弱了美方在談判桌上的底氣。
如今2025年才過了第一季度,美國農業州便因為中國的反制措施損失慘重,中西部制造業重鎮的失業率也在攀升,這些實實在在的痛感,是白宮無法忽視的。
這次談判結局會如何
這次談判,從表面上看是兩國貿易代表的交鋒,實則是兩國綜合國力、戰略定力以及內外環境的全面比拼,中國穩坐釣魚臺,也有足夠的耐心和底氣去應對各種可能。
而美方則在國內壓力和國際形象之間的反復搖擺,既想盡快解決問題,又怕代價過大,特朗普政府過度依賴關稅這一單一工具,也是暴露出了他們政策缺乏的處境。
要知道,貿易戰中沒有真正的贏家,中國也希望能夠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達成一個公平合理的協議,這不僅對中美兩國有利,對全球經濟復蘇也是積極信號。
瑞士的這場談判,注定不會輕松,美方到底是會拿出真正的誠意,還是繼續玩弄那些虛張聲勢的把戲,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但無論結果如何,中國都會按照自己的節奏,堅定地走好自己的路。
如今中美之間的博弈,早就超過了傳統貿易范疇,實際上是國際經貿規則主導權的爭奪,而中國選擇在多邊框架內應對挑戰,既是對現有體系的維護,也是展現出了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視野。
那些固守單邊主義,迷信霸凌手段的做法,最終只會讓自己陷入“失道寡助”的困境,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逆流而動的行為,都將被時代洪流所淹沒。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