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同意立即全面停火”!
這場持續近20天的克什米爾沖突終于被按下了暫停鍵,但說白了,這停火來得突然卻不算意外,畢竟雙方早在前一天就打得筋疲力盡:印度損失了至少5架“陣風”戰機,巴基斯坦也有31名平民喪生,再打下去誰都扛不住。
值得一提的還有特朗普的“閃電調解”,從放話“愿意幫忙”到連夜談判,短短48小時就讓兩國低頭,背后可不止是“和平使者”的功勞。
而美國這次能快速斡旋成功,靠的是精準拿捏印巴軟肋。印度表面上反恐打得兇,實則國內經濟被戰火拖累,莫迪支持率暴跌,巴基斯坦雖擊落戰機賺了面子,但空域封鎖導致外貿癱瘓,外匯儲備見底。特朗普趁機兩頭遞臺階,一邊承諾給印度軍售訂單打折,一邊默許沙特給巴鐵輸血,這才讓雙方勉強收手。
但更關鍵的是國際壓力,中俄歐甚至聯合國輪番喊話停火,印度再硬氣也不敢得罪所有大佬。不過,這停火協議能撐多久還得打個問號。克什米爾問題說白了是歷史死結,印度咬死“主權不可談判”,巴基斯坦高舉“穆斯林自決”大旗,再加上雙方邊境駐軍密度全球第一,擦槍走火分分鐘再燃戰火。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國態度:特朗普嘴上喊著和平,背地卻給印度塞了60億美元軍火大單,明擺著要把南亞綁上“印太戰略”戰車,順便牽制中巴經濟走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