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阡陌,愛寫書影評、人物、文史故事,歡迎關注
“你有男朋友嗎?”李銀河沒想到,第一次單獨見面,這個丑丑的大男孩便冷不丁問她這個問題。
剛結束初戀的她只好如實相告:“沒有啊”。
“那你看我怎么樣?”男孩湊近臉,有著咄咄逼人的自信。李銀河一臉尷尬,內心卻對他刮目相看。
1977年,李銀河從朋友那里讀到一本手抄本小說《綠毛水怪》。讀完后,她驚嘆道,作者似乎能一眼看穿她的心思。
她一下子記住了這個叫王小波的人,心想一定要見見這個能寫出如此詩意小說的人。
借著請教王小波父親的機會,李銀河終于見到了他。
然而,她卻大失所望,王小波的長相實在不敢恭維,跟自己想象中相差甚遠。
但她沒想到,王小波卻對她一見傾心。
不久后,王小波去報社還書,兩人單獨相見。
“不好意思,書在來的路上搞丟了......”一上來,王小波就一臉尷尬道歉。
李銀河心想:這人可真行。兩人開始聊文學,越聊越投機。
“你有男朋友嗎?”沒想到,王小波冷不丁冒出一句話,此時的李銀河結束初戀不久,她如實相告:“沒有啊”。
“那你看我怎么樣?”王小波湊近腦袋追問,他那炙熱純真、又有點無賴的模樣,讓李銀河刮目相看。
為走出失戀痛苦,她走進了這段新感情。
然而,沒多久,李銀河寫了分手信。她嫌王小波長得實在寒磣,畢竟自己的初戀那么英俊瀟灑,有著挺直的鼻梁、棱角分明的臉......兩人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王小波氣急敗壞地回了一封信:“你從這封信里,一定能聞到二鍋頭、五糧液、竹葉青的味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你應該去動物園的爬蟲館看看,是不是我比它們還難看。”
結尾的一句話把李銀河逗笑了:“你也不是那么好看呀。”
李銀河被他有趣的靈魂打動,從此以后再也沒有提過分手。
然而,李銀河的父母卻堅決反對這段感情。在當時看來,兩人就像現實版的灰姑娘故事,只不過是反過來的:
李銀河是大學畢業的報社記者,而王小波只是中學畢業的工人,在一個天是老太太和殘疾人的街道工廠上班。
“經典的浪漫故事都是倆人天差地別,否則叫什么浪漫?”
王小波對兩人的未來卻自信滿滿。為了配得上這段愛情,第二年,他鉚足了勁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終于用真心打動了李銀河的父母,獲得認可。
王小波雖然外表粗獷,內心卻十分細膩溫柔。在聚少離多的日子里,他將自己的點點相思寫在五線譜上,寄給戀人。
“你好啊,李銀河。一想到你,我這張丑臉上就泛起微笑。”
他喜歡銀河這個詩意的名字,仿佛漫天的繁星在天河閃爍。
“我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每三兩天就要找你說幾句不想對別人說的話。”
”你想知道我對你的愛情是什么嗎?你要是喜歡了別人我會哭,但是我還是喜歡你。你要是愿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遠相思。“
李銀河則在五線譜空白處回信,用音樂般的文字回應著這份真摯的感情。
“我甚至會嫉妒你小說中的女主角,以及那些被你迷戀過的女孩......”
一字一句間的真情流露,愛情在字里行間流淌。
后來這些書信被整理成冊《愛你就像愛生命》。
1980年,相戀3年的兩人步入婚婚殿堂,一開始,他們就決定丁克。
這可把小波的母親急壞了,日子過得馬馬虎虎,孩子孩子不要,“難道你們在一起吃精神嗎?”
她不知道,這對靈魂伴侶一直追求的都是高貴的精神世界。
1982年,新婚燕爾之際,30歲的李銀河辭別丈夫遠赴美國,去匹茲堡大學攻讀社會學。兩年后,王小波前往陪讀。
在國外,兩人日子過得非常清貧,只靠李銀河幾百元的獎學金維持生計,但精神生活卻很豐富。
他們省吃儉用下一筆錢,一起游遍了歐洲和美國,在生命中留下彼此結伴旅行的美好瞬間。
王小波的大哥曾對弟弟的前程擔憂,他對李銀河說:“小波靠寫小說沒法維生啊。”
“他必須寫小說,若荒廢這份文學才華,那就太可惜了。生計所需的那點物質太容易滿足,實在不行,我一個人工作也夠了。”李銀河堅定地回答。
回國后,王小波就職于人民大學,李銀河潛心同性戀研究,夫妻琴瑟和鳴。
“如果人總是瞻前顧后,就永遠不可能做成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1991年,王小波決定辭去講師工作,安心寫作,卻遭到父母的反對。李銀河堅決地站到了丈夫身后,默默支持他。
“你好好寫,將來諾貝爾文學獎是你的。”
“如果沒成功怎么辦?”
“那也沒事啊。有我們的快樂生活,也夠了。”
她成為丈夫的堅強后盾,讓他放心追逐自己的文學夢想,這才有了后來的王小波。
作為一位社會學家,李銀河一直研究的是同性戀社會學話題。小波也常幫著妻子采整理采訪素材。
后來,他還以此資料寫了一個同性戀題材的《東宮西宮》。這部電影劇本在1997年阿根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編劇獎。
好的婚姻關系,就如他們一般,志同道合,彼此扶持,彼此成就。
然而這對神仙眷侶的幸福日子卻在1997年戛然而止。
那一年,王小波突發心臟病,猝然離世,年僅45歲。正在英國出差的李銀河得知后,悲痛欲絕,連夜飛回國內。
在丈夫生命的最后時刻,沒能陪在身邊,這令她遺憾終身。
生前沒有多少名氣的王小波,死后大火。
他因作品中深刻的荒誕性、詼諧幽默又充滿哲理,受到許多人追捧,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
曾因尺度太大被拒稿的《黃金時代》,成了大學生最愛讀物之一。
這背后離不開李銀河的付出,是她專心整理王小波的著作和遺稿,不遺余地地宣傳。
然而,引人爭議的是,在王小波離世3個月后,一個叫王大俠的人走進了李銀河的生命。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這個小李銀河12歲的人是位有著女性身體、男性心理的跨性別者。
但靈魂契合的兩人沖破輿論壓力生活在一起,收養了一個孩子,如今兩人已相依相伴20多年。
“如果小波還活著,那么根本不會有后面那檔子事兒”,李銀河曾這樣說。
“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他的愛都只給我一個人。我這一生僅僅得到他的愛就足夠了,無論遇到什么樣的痛苦磨難,小波從年輕時帶給我的這份至死不渝的愛,這是對我最好的報酬,我不需要任何別的東西了。”
這份靈魂之愛,早已貫穿她整個人生。
40年后,她隔空給王小波寫信,”小波,我愛過你,我仍然愛著你。“
真正的愛情從不消亡,它只是換種方式生長。
就像小波小說里寫的:似水流年才是一個人的一切,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歡愉和不幸。
幸得文史相依伴,從此阡陌多豁達
愿同頻的人,都能在這里相聚,感謝您的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