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問海歸為什么遭大眾歧視?
這很可能問反了,歧視的只是一部分網民,是不是真有代表性還真說不清,問題主要集中在海歸多是官二代、富二代子女,且很多是國內考不上好學校,去海外鍍個金。
所有這些都對,但都說對了一部分。
市場并沒有歧視海歸,下面一個統計表,能說明很多問題,據知聯招聘《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海歸群體2024年平均月薪15440元,國內畢業生10058元;其中碩士薪資海歸群體是16800元,國內畢業生是7715元,一線城市,海歸群體是22000-30000元,國內畢業為11187元。
海歸待遇明顯要高,說明海歸相對國內畢業生更為市場所接受,市場比社會輿論更真實,沒有歧視,沒有情緒,只有賺錢效應。
不僅市場沒有歧視海歸,董明珠也沒有歧視,因為格力研發團隊中8%是海歸,格力從國企轉民企,第一大股東是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國際資本,也包括美國資本,張磊本人也是耶魯大學的碩士,作為私企,掌門人都是海歸,又怎么可能真的歧視海歸;這個公轉私的過程,董明珠作為條件,保留了她的經營權,所以,海歸不重要,重要的是營銷,
與楊元慶比,董老板的工薪很低,楊元慶是1.7億,但沒有全部自己被窩里放屁——獨吞,2022年他將個人8000萬元分給了一線工人,他目前的年薪是2227萬元,但還是遭恨,畢竟打工一族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董明珠的年薪不高,為1437萬元,較2023年上漲了18%,但營銷很重要,年分紅兩億多。
既然第一大股東的張磊是海歸,既然格力也有上千的海歸,為什么會在公開的股東大會上說不用海歸派?原因很簡單,她不是歧視海歸,她是在證明自己是新愛國網紅。
至于社會為什么不待見?
因為中國不是以色列,十四億人口大國,不可能對留學人員無差別地提供留學保障,不同的圈層,在留學的條件上差別太大,普通人家支撐孩子留學,父母太操心了,太付出了,相信這些孩子不會是學渣,能不能報效祖國不知道,付出的是自己的父母,他們一定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父母。
如果你的孩子很努力,家里能撐住留學費用,你會讓孩子留學嗎?
司馬南、項立剛、陳平、金燦榮、鄭強都這樣做了,李肅三個姐妹都在美國,張維為本人也是海歸,胡錫進也可以說是海歸,不過他是蘇聯碩士,不是瑞士;所以,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海歸不等于都是間諜,雖然海歸間諜案頻出,但一點也不妨礙有海歸背景的大V們宣傳愛國主義。
這個世界不能講邏輯,一講邏輯就是一片混亂。網絡的反應不過是傳播學意義上傳播者動機放大的刻板印象,而被”歧視“的海歸們工資收入很誠實,信息被扭曲了,成了很多人的心靈治愈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