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記者 覃霞)5月11日報道 古有“滿犁膏雨趁春耕”,今有“農機巡田‘慧’春耕”,10日,由成都市溫江區農業農村局指導的“溫江區開秧門暨2025年春耕生產體驗活動”在萬春鎮和林村稻海片區順利舉行。此次活動以“希望田野稻夢起·共赴滿園豐年禮”為主題,集春耕啟動、科技展示、農旅體驗等于一體,吸引了眾多群眾和農業從業者踴躍參與。
“開秧門嘍!”隨著一聲高亢嘹亮的吆喝,傳統“開秧門”儀式在希望的田野上拉開序幕,群眾肩挑稻秧、巡田拋秧,以“甩秧頭”祈愿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水稻拋秧機、微耕機、激光平地機等農業機械在稻田中高效作業,無人機精準施藥、變量施肥演示同步進行,展現出春耕生產的數字化、智能化新模式。田間培訓環節,農業技術專家圍繞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治進行了現場講解,進一步強化農戶綠色防控意識,助力春耕提質增效。整個春耕體驗過程充分體現了溫江區在農業科技轉型升級方面的探索實踐。
活動還設置了豐富的互動和農旅項目。插秧比賽、徒手摸魚、親子互動游戲精彩紛呈,投放在稻田中的魚苗吸引了大批游客下田“比拼手速”,熱鬧非凡。“溫江造”系列特色農產品集體亮相,涵蓋滴窩油、酥糖、紅香糯等地方名品,農優集市人氣火爆。
現場還發布了2025年和林稻海秧苗圖案,展示農田景觀化種植的創新設計思路,并對和林片區重點涉農文旅項目進行了推介,進一步強化了“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春耕生產體驗活動不僅是一次農耕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溫江區推動鄉村振興、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有力實踐。作為溫江區現代農業的重要實踐主體,萬春鎮和林村稻海片區持續推動農業科技成果在地轉化,構建起涵蓋校地合作、品種選育、智慧農業、機械化應用與研學文旅融合的多維發展格局。如今,片區水稻育種展示組合已突破萬份,成功選育的“泰優808”系列優良品種獲評國家水稻新品種核心展示優秀品種、四川省“稻香杯”優質米一等獎等榮譽,在西南地區年推廣面積超50萬畝,蔬菜類品種轉化試驗也持續推進。 依托已建成的氣象站與物聯網系統,片區實現了田塊環境遠程監測與精準管理,通過無人機、插秧機等現代農機裝備協同作業,農業生產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升。不僅如此,片區以研學為紐帶,整合農業資源與文旅需求,打造“產學研游”一體化基地,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近年來,溫江區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依托“科技林盤”新模式,中國農科院智慧植物工廠、川農牛科創農莊等科研成果加快落地,全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5%以上。未來,溫江將持續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投入和科研成果轉化力度,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筑牢“天府糧倉”注入更多科技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