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由澳門文化局主辦、銀河娛樂集團特約支持的廣東粵劇專場音樂會《粵樂尋聲》在澳門百老匯舞臺上演。作為第35屆澳門藝術節的重磅節目,廣東粵劇院與澳門中樂團首度強強聯手,以“青春粵劇對話氣派中樂”為主題,通過跨界融合的創意編排,為澳門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盛宴。
5月9日廣東粵劇專場音樂會《粵樂尋聲》在澳門百老匯舞臺璀璨上演。
音樂會由澳門中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張列執棒,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文華表演獎與梅花獎獲得主曾小敏領銜,攜手一級演員文汝清、王燕飛、黃春強,以及青年演員康健、蘇臨軒、林飛鴻、吳碧君、黃文意、譚清怡等新秀,共同演繹《白蛇傳·情》《帝女花》等名劇名曲。
第一篇章·《女兒香》:家國情懷中的愛恨交織
以粵劇《女兒香》為主線,曾小敏與黃春強聯袂獻演《劍歌》《劍誓》《劍歸來》《出征》等核心唱段。劇中女主角梅暗香與男主角魏超仁以劍定情,信物見證忠貞;而當背叛降臨,同一把劍化作情義破碎的隱喻。演出通過“贈劍”與“斷情”的情感張力,將兒女情長與家國大義交織呈現,令觀眾沉浸于愛恨糾葛的戲劇旋渦。
曾小敏與黃春強聯袂獻演粵劇《女兒香》核心唱段。
第二篇章·經典曲目:喚醒灣區文化共同記憶
該篇章由青年演員以傳統的演繹方式詮釋灣區文化符號。蘇臨軒與吳碧君重現《帝女花·香夭》的凄美絕唱;林飛鴻、黃文意演繹《分飛燕》的離愁別緒;康健、譚清怡則賦予《紫釵恨》以青春氣息。耳熟能詳的旋律經中樂團重新編配,既保留傳統韻味,又注入當代音樂語匯,引發澳門觀眾的情感共鳴。
青年演員以傳統的演繹方式詮釋灣區文化符號。
第三篇章·《白蛇傳·情》 國潮爆款的創新表達
作為壓軸篇章,曾小敏聯袂文汝清、王燕飛精彩呈現粵劇《白蛇傳·情》精華選段。澳門中樂團與廣東粵劇院樂隊共60多位樂手的演奏陣容,配合多媒體視效打造的“西湖相遇”“水漫金山”等場景,將戲曲程式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磅礴的民樂聲浪中,白素貞為愛抗爭的經典故事煥發出震撼人心的當代美學力量。
曾小敏聯袂文汝清、王燕飛精彩呈現粵劇《白蛇傳·情》精華選段。
“這是我與張列指揮自2014年‘穿越時尚’跨界音樂會后的再度合作。”曾小敏感慨道,“在澳門這座歷經400年中西交融的文化之城,用我們的名劇名曲,由澳門中樂團重新編曲,真正實現了兩地的文化聯動。”此次合作不僅展現粵澳兩地的藝術默契,更以創新實踐探索非遺活態傳承路徑。
廣東粵劇院與澳門中樂團通過跨界融合的創意編排,為澳門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盛宴。
采寫:南都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何夢怡 通訊員 祝燕彩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