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行人相撞案,引起網(wǎng)絡關注,一個意料中的意外相撞,導致7萬賠償,自帶流量;但是一些自媒體對“安全距離” 惡意調(diào)侃和夸大渲染,讓該案更是成了流量密碼。
其實本案,草根認為,法院法官嚴重忽略了基本實事,即忽略路段環(huán)境,導致本案賠償對無心撞人的女士的嚴重不公!
行人相撞前,四周路況 圖源:法治在線
從網(wǎng)絡視頻看,該路段發(fā)生這個問題,是必然,只是意外出現(xiàn)到誰頭上而已。原因如下:
(1)該路段車輛長期隨意停放,已經(jīng)占用了人行道,導致行人只能路上行走。
(2)該路段除了人行道停滿車輛外,當時正巧也有一輛貨車直接路邊停著,兩行人相撞處,正好是貨車停放和轎車停放處,形成的最小通行斷面上。
行人相撞瞬間,位置情況 圖源:法治在線
所以,該路段人行道停放車輛,導致行人無人行路可走,這個現(xiàn)象應該已存在很長時間了。狹窄的路面,怎么能滿足雙向往來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的混雜狀態(tài)的安全通行?有城市管理基本常識的人,心中肯定明白,這個狀態(tài)必然危險,必然會出現(xiàn)交通意外,只是“意外”和明天到底誰先來而已。
顯然,看這個路況,這是不可能安全的 。現(xiàn)在發(fā)生行人相撞,可能還算小事故呢!此路段,若不整治,發(fā)生更大交通事故的概率極高。
所以,負責該路段的城管、或交管的管理是否到位?
該轄區(qū)的物業(yè)、居委會、街道,是否管理到位?
這些停放車輛的車主,是否應該分擔責任?
這些都不應被忽略,希望該案賠錢的女主,積極聯(lián)系法院,為自己遭遇的不公,鳴冤叫屈!
豆包 AI制圖
對比最近上海案例,行人闖紅燈導致外賣騎手避讓而被轎車碾壓案,法院判決不是誰受傷誰有理、誰被迫直接傷人了誰無理,反而一反常態(tài),判決違規(guī)行人承擔主責、騎手超速承擔次責、意外碾壓騎手的司機反而無責。
青島行人相撞案,兩個行人,除了被迫走在道路上,沒有違反任何法律,一個遭遇身體傷害,一個被迫賠錢,到底誰之過?
豆包AI 制圖
所以青島此案的判決結(jié)果,引起輿論風暴,可能更折射出:普通民眾,對自己在正常生活中,充滿風險、充滿意外、無可奈何的同理相憐!
這算意外,還是必然?這只是兩個行人之過,沒有其他原因?本案法官可能不想深究,但民眾在深思。
參與基層治理的職能部門,處理事務的角度,很多時候,只關注直接主體間的直接過錯,很少剖析環(huán)境與背景,更不想扯上行政管理失責,不利于從源頭上解決城市病!
讓違法違規(guī)的付出代價,才是法律的存在的意義。
當然這個案件的更大背景是,城市規(guī)劃和發(fā)展、城市治理和消費經(jīng)濟,與城市管理能力和城民素質(zhì)之間的脫節(ji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