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11日電 題:以愛為名:三位母親與她們的星辰
作者 尚虹波 康懿 云祥
5月的風裹挾著康乃馨的芬芳,在這個屬于母親的季節里,記者認識了3位將荊棘編織成花環的女性。她們的孩子,或是孤獨癥譜系中獨自閃爍的星星,或是唐氏綜合征里特別的天使,又或是折翼卻依然渴望飛翔的雛鷹。而她們,用日復一日的溫柔,將這些特別的命運書寫成動人的詩篇。
咖啡香里的母子檔
最近,從呼和浩特波士數碼廣場東門進出的人都會發現,這里新增了一家咖啡店,雖然咖啡品類只有兩種,咖啡師的動作還有些慢,但是點單的客人都十分有耐心,接過咖啡時還要向咖啡師豎起大拇指,真心稱贊一句“謝謝,咖啡真棒!”
圖為趙宇和媽媽溫馨相擁。康懿攝
沒錯,這就是最近在呼和浩特市“很火”的憨胖兒咖啡店。說它火,是因為來這里點單的客人都知道,這里的咖啡師有些特殊,他是一名孤獨癥患者。
“我會做美式,還會做拿鐵,每天工作,很開心!”趙宇說話一字一頓,但笑容真摯,吐字清晰。稱量、研磨、調制,直到做出一杯香氣四溢的咖啡,趙宇的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茍。一旁,他的媽媽兼同事趙巧花也在仔細觀察趙宇的動作,隨時準備做替補。
休息時間,趙巧花摸著趙宇的頭發,滿臉都是欣慰的笑容。她介紹,趙宇在3歲時確診患有孤獨癥,此后的十多年,她陪著孩子一直做康復訓練,而丈夫則四處打工。
“希望我的兒子越來越好,也希望像我這樣的母親們不要放棄希望,我們勇敢,孩子才能堅強。”
拾來的暖心寶
張麗總說,小可(化名)是她拾來的暖心寶。16年前,小可的哭聲牽絆了張麗回家的腳步,也打開了一段母女情緣。然而,當唐氏綜合征的診斷書落在面前時,她又萬分糾結。
圖為張麗收藏著的女兒小可的畫。康懿攝
“那時候我兒子也十多歲了,家里人就勸我說‘放棄吧’,可是我跟愛人商量來商量去,兩個人都不忍心’。”
給女兒上戶口,送女兒上幼兒園,給女兒找學校,陪女兒讀書……16年來,張麗把原本獨屬于兒子的愛,分出來一大半給女兒,她說這是她們母女的緣分,既然碰到了,就再也解不開。
為了方便女兒上下學,張麗在呼和浩特市小召小學附近開了一家茶葉店,不管生意如何,女兒總能回家吃飯休息,有什么緊急狀況,她也能及時趕到。
“媽媽,我是你的福氣”“媽媽,我永遠愛你”……小可吐字不清的告白,是張麗聽過最動人的樂章。茶葉店的柜臺上,小可用彩筆畫的小兔子被她好好地珍藏著。她說,為了孩子們,她和愛人也要更努力。
折翼天使的守護神
“我希望媽媽長壽,希望媽媽永遠貌美如花。”
“等我長大了,掙錢了,我要給媽媽買漂亮裙子,買包包,買化妝品……”
圖為熙苒和媽媽開心互動。中新網記者尚虹波攝
坐在自家的沙發上,11歲的熙苒仔細想著自己對媽媽的母親節祝福,并暢想著未來自己能為媽媽做些什么。
熙苒簡單而真摯的愿望,也折射著這個特殊家庭最動人的故事。
8年前的一場意外,讓年僅3歲的熙苒腰椎損傷,從此失去了自由奔跑的能力。然而,命運的挫折并未擊垮這個家庭。在父母的悉心陪伴和鼓勵下,熙苒逐漸學會了與傷病共處,也學會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習中。
熙苒就讀的呼和浩特市通順街小學,為學生們開設了射擊興趣課。就是在這門課上,體育老師發現了熙苒的專長。于是,老師為熙苒牽線,讓她進入射擊俱樂部正式學習射擊。
2024年冬天,呼和浩特市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射擊教練藺惠偶然在俱樂部的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了熙苒的比賽鏡頭,覺得孩子是個好苗子,就主動去到俱樂部,把熙苒收入門下。
經過系統學習,熙苒的射擊技術突飛猛進。在不久前舉行的2025年“光格信息杯”光電射擊系列賽中,她以312.9環的成績榮獲U12女子10米光電步槍立姿有依托30發項目的第三名。
熙苒的臥室墻上貼滿了獎狀——“小小書法家”“英語之星”“數學學習標兵”……當然還有熙苒參加各類射擊比賽獲得的證書和獎牌。
任曉英坦言,有殘疾孩子的家庭總有許多擔憂,但夫妻倆始終堅信,只要他們多努力一點,孩子的未來就能更幸福一點。(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