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明(紀錄片《陳垣》導演,歌曲《師魂》詞作者)
一個優秀人物的品德,決定了他能走多遠;優秀品德吸引來的同類,決定了他能走多高。
陳垣先生擔任北師大校長長達45年,在教育和學術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必然有無數優秀人才追隨同行。
謹以四位代表人物,窺其全貌。
一、“北大三沈”之沈兼士
在陳垣先生的紀念文章和照片中,沈兼士幾乎無處不在,令人對他的來歷好奇不已。
一查,原來是個低調的大號人物。沈兼士是陜西人,與其兄沈士遠、沈尹默并稱“北大三沈”。
二排拿扇子的就是沈兼士,一排左二陳垣
1920年,北京大學擬創立國學、 外國文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4個研究所。以“國學門較為重要,特先設立”,1921年11月成立以蔡元培為所長,沈兼士為主任,由22位教授組成的研究所國學門委員會,下設三室五會,聘請6名專家為導師。
陳垣受聘為國學門委員會委員兼導師。自此至1935年,他一直是北大國學門的導師,并經常在北大三院聚會、教學與研究。
右二沈兼士,右一陳垣
是的,您沒有看錯,小陳垣7歲的沈兼士是國學門主任,陳垣是六大導師之一。當然了,非要以職務大小論學問的話,陳垣先生是以教育次長兼京師圖書館館長去的北大國學門。
今天清華國學研究所四大導師名滿天下,名頭蓋過北大國學門,一是今日清華地位更高,二是梁啟超先生在清華。其實北大國學門設立更早,規模更大,成果更多,六大導師有王國維、陳垣、鋼和泰(俄人)、伊鳳閣(俄人)、柯劭怒、陳寅恪,其中兩人亦是清華國學研究所五大導師之一。北大國學門導師還有劉半農、周作人、陳漢章、田北湖、黃侃、錢玄同、沈尹默、沈兼士等名士。
右一戴帽子的是沈兼士,左三陳垣
從北大國學門始,哪里有陳垣,哪里就有沈兼士,直至1947年。
1924年末,陳垣實際主持故宮接收事宜,代理清室善后委員會常務委員之職。
1925年9月29日,在清室善后委員會會議上,李煜瀛、黃郛、鹿鐘麟、易培基、陳垣、張繼、馬衡、沈兼士、袁同禮等9人為故宮博物院理事,公推李煜瀛為理事長,主持院務。
中墨鏡者應為沈兼士,右四陳垣
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陳垣任理事會理事兼圖書館館長,圖書館分圖書、文獻兩部,沈兼士、袁同禮副之,正式履行新式博物館所賦予的典藏、保管、陳列、研究和出版等職責。在整理故宮文物上,蔡元培先生高度稱贊沈兼士:“有功史學,夫豈淺鮮?!币簿褪沁@一時期,他成功地阻止了文溯閣《四庫全書》的外流。國寶免遭劫難,沈兼士立下大功。
左一沈兼士,左三陳垣
1926年起陳垣開始擔任輔仁大學副校長。1929年陳垣任校長,沈兼士旋即進輔仁大學,任文學院院長。輔仁大學建立之初,文科即與北京大學同一起點,化學等理工類學科在器材上還勝之。
左三陳垣,右二沈兼士,右三英千里
抗戰開始后,沈兼士與英千里(輔仁大學創始人英華之子,英若誠之父)、張懷等秘密組織“炎社”進行抗日斗爭,與陳垣先生的“抗戰史學”相配合呼應。
由于沈兼士名聲太大,上了日偽的黑名單,不得已于1942年12月16日微服潛出北平,輾轉到了重慶,于中央大學師范學院任名譽教授,直到抗戰勝利。
二、“勝負手”之吳承仕
名帥身邊必有不起眼的忠臣,這種人才平時不怎么突出,大是大非的時候才凸顯勝負手的關鍵作用。
吳承仕其實比一般教授還是突出得多的,與黃侃、錢玄同并稱章門三大弟子。只是在北大群星中,不是那么耀眼。
在1925年接收故宮的過程中,陳垣委派好友吳承仕任司法部員、養心殿點查小組組長,直接決定了兩位重要人物的歷史走向,間接測出了胡適的深淺。
1925年7月31日,吳承仕所在的點查組在養心殿發現康有為、升允、金梁、江亢虎等密謀復辟的函件。吳承仕第一時間((8月1日)將此情況報告陳垣:
“昨檢閱養心殿,發見康有為、升允、金梁、江亢虎等陰謀復辟函件數事。其事皆在癸、甲之際??芍邇x自復辟失敗以后,了無悔禍之意。此次驅逐出宮,待遇已為寬大,而論者頗多誤會,如胡適之輩,且表同情于廢帝,尤足淆亂觀聽。事后復有自命遺老如劉若曾之流,呈請執政,為之緩頰,是是非終未大白于天下也。意謂上述文件,應在報端公布,使民眾周知。既足以閑執讒人之口,即將來處分故宮舊物,亦足使清室遺孽,不得妄有主張。務清極力主持,隨時發表,于事至為有益?!?/p>
這一關鍵發現,一是揭穿了溥儀想復辟的真面目,二是定性康有為已經從昔日進步的維新派轉變為了阻礙歷史的?;逝桑捕伦×撕m“堂堂的民國,欺人之弱,乘人之喪,以強暴行之,這正是民國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譽的事”這一不負責任的指責。
在沈兼士擔任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時,吳承仕任北京師范大學國文系主任,領導革命斗爭。誰也沒有想到1952年兩校會合并,只是此時,小陳垣4歲的吳承仕已經去世13年。
悼挽吳承仕聯(周恩來1940年)
孤懸敵區,舍身成仁,不愧青年訓導;
重整國學,努力啟蒙,足資后學楷模。
三、“通信四十年”的尹炎武
1922年5月,由吳承仕倡議,尹炎武、朱師轍、程炎震、洪汝闿、邵瑞彭、楊樹達、孫人和等8人在北京的歙縣會館結成“思誤社”,取北齊邢邵語“日思誤書,亦是一適”之意,每兩周會集一次,主要是校訂古書,以養成學術空氣。
后改名為“思辨社”,陸續加入者有陳垣、高步瀛、陳世宜、席啟、邵章、徐鴻寶、孟森、董節、倫明、譚祖任、張爾田等人。
二排右一陳垣,右二尹炎武,右三陳寅恪
1926年,尹炎武受陳垣之聘,任私立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主任,并兼私立中法大學教授。中法大學與陳垣好友李石曾關系頗深。
至此,二人開啟了四十年的通信。
尹炎武1935年致陳垣一函,憶及聊園君子:
“寄援庵北平并簡石遺(陳衍)公休含光三君子,
平生縞纻傾南北,天下文章右八陳。
亂世功名委塵土,藏山著述割星辰。
從來吳越陵中國,今日湖湘嘆絕倫。
開歲聊園數社集,知君定憶未歸人。
援庵史學,伯嚴、公休古文,弢庵(陳寶琛)、石遺歌詩,含光駢體,海梢倚聲,皆極天下之選,卓然為一代傳人。八君子著籍粵、閩、吳、贛,皆吳越境內也。”
1944 年致陳垣一函曰:
“柳翼謀過筑入都賦此送之
倉黃未飲茅臺酒,邂逅還登甲秀樓。
奔命兵間神愈王,填胸掌故世無儔。
難忘書藏幾灰燼,早續卮林備敏求。
猶欲捃遺傳大錯,文瀾僑置待盧牟。
援庵少濱琴石季豫諸老一笑。石公錄稿。”
尹炎武生于1888年農歷十月初十日,陳垣生于1880年農歷十月初十日,兩人同月同日生,陳垣比尹炎武大8歲。
1962年,陳垣為慶祝北京師范大學成立60周年而作《今日》詩一首,尹炎武1962年6月致陳垣信云:“昨讀先生新詩,憶及往事,爰效急就篇得八截句寄呈。”
這8首絕句,不但說明尹炎武對陳垣學術著作的諳熟,而且深刻闡述了陳垣學術淵源,其中云:
珠江學海肇儀真(征),粵秀承風更絕塵,
今日代興起新會,不知面廣幾由旬。
(陳東塾學出儀真[征]而精純過之。先生實承其術,面復加廣。)
漫云國競判西東,旦暮何年躋大同,
不有勵耘鉤距手,誰知西域被華風。
(《元西域人華化考》)
隨園樊榭尋常見,西沚辛楣是處無,
今日吾儕眼孔仄,天臺梅枝已模糊。
(《通鑒胡注表微》)
霽月光風上綠陰,坐看群碧在遙岑,
護林影事難回首,卻慰平生種樹心。
(第四句先生原句)
夢到宣南著作林,追攀翊教許同心,
昨宵有客傳新句,如接鏘鳴滿袖金。
(西城翊教寺為先生閉戶著書之所)
這些詩作和自注不但畫龍點睛地說明了陳垣每種著作的精髓所在,而且第一首詩精準地道出了陳垣的學術淵源于阮元在廣州創辦的學海堂,和陳澧任山長的菊坡精舍。學海堂改變晚清嶺南學風對陳垣學術的影響甚大?!盎浶愠酗L更絕塵”,是指菊坡精舍和陳澧。菊坡精舍建于粵秀山南麓,陳澧任山長十年,教學仿學海堂。
四、輔仁院士余嘉錫
陳垣先生有門學問叫避諱學,這門學問固然復雜,另一門學問排序學也不簡單。把順序排錯了,輕則挨訓,重則丟工作。
我也是怕因文致禍,特地聲明,四大中排第一是閃亮登場,排第二是隆重出場,排第三是領銜出場,排第四是壓軸出場,排名不分先后,都在第一排不分左右。
余嘉錫先生就是壓軸出場的,原來以為它比美髯公年長,沒想道它比陳垣校長年輕4歲。從學術角度看,他幾乎是另一個垣老,自1931年至1949年,任輔仁大學教授、國文系主任。有他在,垣老完全可以放心地去參加社會活動。
1947年 二人合影
陳垣是四庫全書專家,余嘉錫也是。
陳垣是文獻學專家,余嘉錫也是。
陳垣是目錄學專家,余嘉錫也是。
陳垣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余嘉錫也是。
唯一不同的是,陳垣是宗教史專家,余嘉錫是易學專家。另外,陳門四翰林中,余遜是余嘉錫的兒子,周祖謨是余嘉錫的女婿,真是親上加親。
左二陳垣,左四余嘉錫
五、德不孤,必有鄰
抗戰勝利后,沈兼士復任教輔仁、北大二校??上於视⒉牛?947年時年60歲去世,沒有陪陳兄長走下一程。
德不孤,必有鄰
好在他評價陳垣的一首詩,“傲骨撐天地,奇文泣鬼神”這兩句至今各大媒體還在選作紀念文章的標題。
“吾兄陳夫子,書城隱此身。
不知老將至,希古欲彌珍。
傲骨撐天地,奇文泣鬼神。
一編藏頌鼎,風雨感情深?!?/p>
原詩是“吾黨陳夫子”,我意譯成了“吾兄”。本是不該改原文的,我也知道沈先生是陜西人,“鄉黨”一詞是同鄉、摯友的意思。但陳垣先生1959年入黨,沈先生解放前就去世了,寫“吾黨”會讓讀者產生誤解。兩害取其輕,我就冒昧地做了一點改動,希望廣大讀者能體諒。
縱觀陳垣先生的四位好友,皆是德才兼備,縱然有疾病加身不幸早逝的個別意外,在學術和節操上也均修成了正果。
后面四翰林也都成了大師,桃李滿園。
弟子的弟子的弟子,今日還在懷念和學習先師。
謹以此文 ,紀念陳垣先生誕辰145周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