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東師范大學
當今,地球上生命存在形式有兩個主流假說:「 三域學說 」(細菌、古菌、真核生物)和 「 二域學說 」(細菌、古菌-真核生物)。但近年發現證明,真核生物可能起源于古菌中的 「 阿斯加德古菌 」,這一發現支持了 「 二域說 」。但真核生物究竟起源于阿斯加德古菌的哪一支類群,一直存在爭議。
5 月 7 日,華東師范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在《自然》發表最新研究成果,這一發現表明真核細胞的起源時間約為 27.2 億年前。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全國重點實驗室董宏坡研究員和侯立軍研究員團隊聯合深圳大學研究團隊,挑戰了此前關于真核生物祖先起源于阿斯加德古菌海姆達爾綱(Heimdallarchaeia)內部,作為霍德爾目(Hodarchaeales)姐妹的假說。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955-7
該研究將真核生物起源位置精確定位為海姆達爾綱的姐妹類群,這一發現表明真核細胞的起源時間可能約在 27.2 億年前,早于地球大氧氣事件,這為理解真核細胞形成機制提供重要的線索。
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全國重點實驗室 2021 級海洋生物學專業博士生張家偉(左)為論文唯一第一作者,指導教師董宏坡研究員為論文第一通訊作者。華東師范大學侯立軍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華東師范大學劉敏教授和深圳大學李猛教授團隊成員為論文的共同作者。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全國重點實驗室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該研究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
研究團隊以我國紅樹林濕地和河口鹽沼濕地為「天然實驗室」,歷時 6 年采集沉積物樣本,利用計算生物學研究技術,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達爾綱(Heimdallarchaeia)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經形成。
據介紹,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組成,定位應用基礎研究,以服務海洋強國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為根本使命,深度對接國家海岸帶健康重大戰略需求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致力于建設具有全球引領力的河口海岸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高地。
實驗室聚焦 「 人地海復合系統演變規律 」「 生態保護與資源綜合利用 」 和 「 數字孿生與智能決策 」 三大研究方向,在學科體系創新維度,秉持交叉融合理念,突破傳統學科邊界,有機整合海洋科學、環境生態、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優勢資源與前沿技術,創新性地組建多學科交叉研究團隊,構建起開放共享的協同創新網絡,為破解河口海岸領域重大復雜科技問題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 認識真核細胞的形成機制對理解生命演化規律、生物多樣性、疾病機制乃至地外生命探索均具有深遠影響。」 研究團隊表示,下一步是期待從濱海濕地資源庫中尋找更多海姆達爾綱古菌基因組以及富集純化出這類古菌,開展其生態功能、生理代謝特征等相關研究。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交流群,覆蓋PCR、細胞實驗、蛋白研究、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2406】免疫熒光實驗 protocol 合集
【2407】細胞培養手冊
【2408】蛋白純化實驗手冊
【2501】染色體分析方法匯總
【2502】國自然中標標書模板
【2503】WB 實驗詳解及常見問題解答
【2504】DeepSeek 論文寫作常用口令
【2505】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表(2025 年最新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