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的日子》節奏太快,一兩集一個案件,往往還沒反應過來,下一個案子就開始了。
該劇改編自藍衣《一個刑警的日子》,原作者是一名從警23年的北京刑警。
書中涉及到的案件,都是他親身經歷的真實案件,因為素材都來源于生活,看完之后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對比原著中的痛擊人心,或許是怕觀眾難以接受,電視劇拍的還是太保守。
這三個案子甚至改了設定,給主人公一個美化過的結局。
鹿冰案:親母子變養母子,兒子手刃雙親
在鹿冰弒母案中,受害人和嫌疑人是養母子關系。
養母王允撫養鹿冰長大,卻對其長達二十余年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控制。
鹿冰因為壓抑的愛變得扭曲,性格變得控制,當養母要拆散他跟女友,并給女友潑臟水時,鹿冰殺了王允。
在他看來,唯有這種方法才能得到解脫,徹底擺脫被養母控制的人生。
在原著中,王允和鹿冰竟是親母子關系。
甚至在行兇過程中,鹿冰殺害的除了母親,還有父親。
將親母子改為養母子,手刃雙親變為弒母,一定程度上減輕案件帶給觀眾的震撼。
但案件的主題沒變,同樣在告誡觀眾,偏執的愛終將遭到反噬。
湯小茹案:表舅變陌生人,13歲改16歲
16歲的少女湯小茹被發現已懷孕六個月,嫌疑人竟然是父親生前的同事湯小秋。
在原著中,湯小秋不是爸爸的同事,而是媽媽白小菊的親表弟,是湯小茹的親表舅。
湯小茹不是16歲,而是13歲,而且13歲不是第一次被侵犯,而是很早就被侵犯了。
只不過那時候還沒來月事,所以沒被發現,直到13歲來了月事,又沒做措施,這才導致懷孕。
劇版對人物關系的更改和年紀的更改,弱化了案子帶給人的震撼,可其引發的深思卻沒減弱。
如果母親白小菊對女兒的關心更多點,平日里能跟女兒多談心。
或許湯小茹不會被侵犯多年,也不會懷孕6個月難以動手術只能無奈生下孩子。
兒童綁架案:凍死改搶救成功,被害改拐賣
兒童綁架案中,第一個和第三個是同一人所為,第二個是熟人作案。
第二位嫌疑人就因為老板開除了他,便懷恨在心綁了孩子,隨手扔到氣溫低荒郊野外。
被捕時,嫌疑人不愿透露消息,懷著僥幸心理賭刑警找不到人。
直到黃隊說出“孩子死你死,孩子活著你才有機會活”,嫌疑人才敢說出實情。
找到孩子時,孩子已經凍得失去意識,搶救一晚上才脫離危險。
可在原著中,嫌疑人扛了一晚上才說出所在地,等劉子明等人找到孩子時,孩子已經凍死了。
嫌疑人之所以不肯說,是他本就沒打算讓孩子活,因為是熟人,孩子看到了他的臉。
第一個嫌疑人落網時,才知道他為什么只要贖金8000和10000。
因為有前科,一直找不到工作,沒錢花了就想到綁架。
他穿著保安的制服去游戲廳看到逃學打游戲的小學生,嚇唬他們跟自己走。
帶到荒郊野外時打電話和準備贖金,然后把孩子隨便扔到一個水井里。
拿到贖金后就逃之夭夭,沒錢了繼續作案。
劇中第一個孩子被找到,說的是嫌疑人把孩子賣到山里又賺了一筆。
可在原著中,嫌疑人看孩子哭的厲害,打的他滿頭是血,然后扔到污水井。
因為是外地人,對地形不熟悉,也忘了是哪個水井。
劉子明等人翻遍全市的水井才找到孩子,但那時已經過去八個月,孩子已經成了一堆白骨。
他們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便是污水井里含有大量沼氣,他們接到報案時,孩子已經死了。
三個孩子僅一個存活,背后是兩個家庭的破碎。
劇中讓孩子們都活了下來,讓人松了一口氣。
兩個嫌疑人都想致孩子于死地,因為他們都不懂法沒有文化,甚至覺得這不是一件什么大事。
直到背上人命,要被繩之以法時,才感覺到后怕。
《刑警的日子》這三個案子,看的人膽戰心驚,看完原著后更覺得心里難受。
電視劇美化結局,拍的有點兒保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希望現實也是如此的結局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