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劇疲軟、短劇喧囂的當下,《橘祥如意》的成功之道在于:以短劇的敘事效率承載長劇的創作匠心。它精準切中當代觀眾審美節奏的同時,憑借扎實的劇作打磨與深沉的情感濃度,在快節奏與深體驗間找到了珍貴的平衡。
作者|毛浩宇
編輯|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發布初始時間:2025年7月22日
近日,由芒果TV、火獅王國影業、洲際兄弟出品,小豬自在、君屹影視、星合尚世、序鏡文化、瀾也文化聯合出品,火獅王國影業制作,洲際兄弟聯合制作的民國女性成長劇《橘祥如意》正式收官。該劇由姜磊擔任總制片人,何佳男執導,黃維德、王瑞昌、關暢、陳紫函、扈帷、吳思雨、張馨月、譚思源等主演。
在甜寵劇扎堆、同質化嚴重的劇集市場,《橘祥如意》脫胎于經典文學著作《橘子紅了》,不僅以精準的改編策略展現創新的價值觀表達,更以高效的成本控制,創下近千萬的分賬票房成績,在貓眼、云合等平臺數據中與頭部A級項目比肩,為行業提供了“小而美”的優秀制播案例。
01
劇作匠心:打磨品質,突圍“快餐化”市場
《橘祥如意》以執著的匠心,完成了對“快餐化”市場的突圍。這種匠心并非浮于表面的口號,而是深入劇作、表演、制作每一寸肌理,腳踏實地,實踐于行。
對照李少紅版的《橘子紅了》(2002年),《橘祥如意》的改編展現了對原著精髓的深刻理解與大膽創新,老爺、大太太、秀橘、六爺之間的人物關系內核被精準保留,情感的錯位糾葛依然是敘事核心,但每個節點都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光芒。秀橘的“反抗”被升華為一條完整的人物弧光,從被迫接受封建婚姻時的壓抑,到“我可以嫁進來,但你無法束縛我的思想”的清醒發言,再到勇敢追求事業與真愛的個性張揚,生動展現出女性尋找自身主體性的勇氣和魄力。而代表傳統封建勢力的老爺沈晏清(黃維德飾)在固執己見的權威之間,更是呈現出難得一見的隱忍,他愛秀橘,尊重秀橘,等待秀橘回心轉意,又在秀橘心意已決時忍痛放手成全。觀眾得以體悟愛而不得時的掙扎和撕扯,更能以此窺見封建大家長在傳統責任枷鎖下的悲劇性。
為了調和原著的沉郁基調,適應當代觀眾的審美偏好,創作團隊巧妙植入了輕喜劇元素。青幫混混肖野(扈帷飾)與富家大小姐沈知樂(吳思雨飾)這對新增的CP,以插科打諢、歡喜冤家的方式緩解封建時代的壓抑感,而“老爺給三太太拍照卻誤拍成六爺和秀橘的合影”這類橋段,更在不破壞戲劇嚴肅性的前提下,制造出令人莞爾的錯位幽默。
江浙當地風俗“打橘生”的融入,提升了劇集的文化質感。劇組考證復原了這一幾近消失的臺州古俗——用竹枝擊打橘樹祈愿多子多福,在傳遞出美好的希冀的同時,也與主題表達、敘事推進不謀而合。文化傳承在此不再只是生硬展示,而融為故事血脈的一部分。
據總制片人姜磊介紹,面對三月開機時無橘可拍的困境,《橘祥如意》劇組斥資購入大量青橘、黃橘混合復種,只為呈現出橘園最真實的生命力。橫店燈會上閃爍的燈火和水面氤氳的水霧由美術團隊精心營造,讓畫面浸潤著江南獨有的詩意,華麗而哀傷。
老戲骨與新生代的碰撞也成為點睛之筆。黃維德僅憑一個“老爺扣上紐扣默許秀橘進門”的細節,便將復雜心緒外化于行;大太太(陳紫函飾)在最后訣別戲份中的情感爆發,也無不令人動容。姜磊評價“這些老戲骨是劇組的定海神針。”他們不僅提升了角色的質感,更在現場化身導師,幾近無私地為年輕演員傳授經驗,使得傳幫帶的意義在此放大,畢竟多年前播出的那部《橘子紅了》,也對彼時尚屬年輕演員的黃磊和周迅而言意義重大。
02
分賬劇性價比高:精準投入,以小博大撬動效益
《橘祥如意》在有限的制作成本下撬動近千萬的分賬票房,其成功密碼在于深諳“精準”之道——從成本管控、敘事策略到數據轉化,構建了一套可復制的分賬劇高性價比的方法論。
劇組以四兩撥千斤的智慧控制成本,最具代表性的是對橫店燈會場景的創造性改造。開機之時恰逢橫店元宵燈會剛剛結束,機緣巧合之下,劇組妙用橫店燈會的現成布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置景,在有限成本下盡最大努力保障畫面真實感和可看性,最終營造出氤氳迷離的江南燈會奇觀。這場原本可能需要百萬級投入的重頭戲,成本卻壓縮至行業均值之下。
在故事上,創作團隊嚴格遵循“長劇短劇化”的精準敘事法則,摒棄多類型元素疊加,聚焦“情感糾葛+人性掙扎”核心敘事主線。開篇第一集就完成了六爺(王瑞昌飾)與秀橘(關暢飾)從學堂沖突到河中共游的情感升溫,第三集直接切入封建家族情感糾葛的主線,避免傳統長劇的拖沓鋪墊。這種堪比短劇的敘事效率,使得觀眾留存率不降反升,讓人直呼“上頭”。
“分賬劇故事成功的關鍵是不要貪大求全,要做精準有效的單線敘事。”姜磊強調。
截至發稿前,《橘祥如意》全網累計有效播放2.59億次,集均實時播放排名第二。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貓眼累計播放量破7億,斬獲全網熱搜超50次,全網累計曝光量超10億。
分賬票房成績也同樣亮眼,上線46小時破100萬,當前已沖破900萬大關,向千萬級的里程碑沖刺。在貓眼網絡劇熱度榜上,這部成本遠低于平臺定制A級劇的作品,連續三周穩居前列,最高達到熱榜第四,遠超不少A級項目。在各種類型劇集頻出百花齊放的當下,《橘祥如意》把“用心”做到了極致,在民國劇領域開出了一條兼具藝術性和商業性的新航道。
03
跳出改編魔咒:IP當代化,推動價值觀重構
《橘祥如意》最顛覆性的突破,在于對原版悲劇內核的重構。英文名“Girls Fighting Fate”意為“反抗命運的女孩們”,更是直指主題。原版“秀禾難產而死”的悲劇結尾被改寫為秀橘創辦橘祥如意商行、大太太主動離開封建牢籠、一直是“反派”的二太太(張馨月飾)也在最后關頭臨陣倒戈,真心實意地幫助沈家一把。大小姐沈知樂與青幫少爺肖野為愛不顧一切,也成為跳脫桎梏的鮮明象征。
原著里沒有一個壞人,卻締造了一場盛大悲劇。姜磊在采訪中闡釋人物設定邏輯,“我們希望賦予劇中女性角色當代意識,打破臉譜化設定,要有活人感。”
二太太“可愛笨蛋”的形象一度受到觀眾喜愛,她在對老爺徹底失望后那句“沒有愛情就要錢”的臺詞,體現出將物欲與情感需求并置的復雜人性;當沈家遇險時她挺身而出的反轉,更讓角色跳出“惡毒女配”的窠臼。這個角色鮮活生動,證明人物有瑕疵的真實遠比完美的虛偽更具感染力。
最具時代精神的創新,是沈知樂與秀橘這條“女性互助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沈知樂是秀橘的“燈塔”。當秀橘和六爺遭人算計被關進青幫監獄時,沈知樂只身一人闖入青幫,在肖野的幫助下成功智取,將秀橘和六爺平安救出。而在秀橘多次陷入對老爺和六爺的情感糾葛時,好姐妹沈知樂都雪中送炭,鼓勵秀橘要堅守自己的內心。這種女性互助模式精準呼應當代年輕女性觀眾對好閨蜜友誼的情感需求。
04
破圈之道:精準營銷,達成跨代際共鳴
《橘祥如意》的營銷摒棄“廣撒網”的模式,奉行“把營銷的錢花在刀刃上”的原則,將小紅書、視頻號作為核心陣地,產出了多條高贊爆款視頻獲贊,垂直內容得以精準觸達目標受眾,引發大量“自來水”安利,為芒果TV的播放高效導流。這種營銷策略契合分賬劇受眾明確、轉化優先的特性,成為低成本投入撬動高回報的關鍵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其引發的“母女共看”現象。用戶畫像顯示,18-24歲年輕女性與40-50歲中年女性構成觀劇主力。年輕女性觀眾的討論重點在輕喜劇橋段和女性互助的主題上,同時也為秀橘和六爺的真摯感情而感動;中年女性觀眾大多看過原版《橘子紅了》,有著深刻的記憶點,她們感慨于秀橘和大太太的悲慘命運。大太太對“夫為妻綱”近乎瘋魔的迷戀,尤其觸動中年女性觀眾,而她最終自我突破的覺醒,也為中年女性提出了精神撫慰,鼓勵她們要愛自己,要有“出走的決心”。“我和媽媽終于有一部能共同追的劇了”,成為眾多觀劇網友的高頻感慨。
在長劇疲軟、短劇喧囂的當下,《橘祥如意》的成功之道在于:以短劇的敘事效率承載長劇的創作匠心。它精準切中當代觀眾審美節奏的同時,憑借扎實的劇作打磨與深沉的情感濃度,在快節奏與深體驗間找到了珍貴的平衡。
正如總制片人姜磊對于《橘祥如意》這次成功的總結,以提高品質為基,以精準控本和垂直宣發為要,再以經典IP嫁接新時代價值觀,真正做到了“領先觀眾審美半步”——不做曲高和寡的先鋒實驗,而是在安全范圍內跨出半步,適度超前,值得國產分賬劇創作者們深思和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