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雞是人們很熟悉的一種家禽,不論是養殖還是食用,人們都很熟悉,但是其實在人們還不知道的情況下,一些十分珍貴的土雞品種就已經悄然消失了。
在每個地方,都會有各自的特色,不同的地方養出來的雞也是不一樣的,在福建東南沿海地區,就有著一種夜色雞種,它還是著名中成藥烏雞白鳳丸的主要原料之一。
在當地已經有700多年的養殖歷史,而如今人們想要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一只純種的都十分困難。
這究竟是一種什么雞種呢,它又為什么會走進瀕臨滅絕的困境中呢,現在人們是否還能再見到這種雞呢?
?——【·全省搜尋·】——?
這種雞的名字叫做白絨烏骨雞,這是它在福建省的叫法,在江西省它被叫做泰和雞,在廣東則叫竹絲雞。
作為一種優質的且獨具特色的地方雞種,它曾經在我國的多個省份都有分布,在1980年時,相關部門還曾做過統計,僅是泉州一個市就飼養了4.5萬只,數量規模很可觀。
盡管白絨烏骨雞具有極高的生態與經濟價值,但它和其他地方雞種一樣,正面臨著瀕危甚至滅絕的威脅。
隨著現代養殖業對產量和效率的追求,生長快、出肉率高的白羽肉雞和褐殼蛋雞成為主流,傳統地方雞種由于生長慢、個體小、產蛋少而被邊緣化,種群數量迅速下降。
與國外引進的雞種相比,白絨烏骨雞生長緩慢,至少要半年才能出欄,時間慢了三四倍,并且體重只有3斤左右,吃的還比白羽肉雞多,下蛋也少。
在經濟效益上,白絨烏骨雞明顯比不上外來的雞種,于是就逐漸被養殖戶棄養,數量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減少。
由于長期忽視地方品種的種質保存,加之缺乏系統的選育體系,白絨烏骨雞等雞種的原種資源正在喪失,部分甚至出現雜交退化現象,原始基因被逐步稀釋。
一些外來雞種和白絨烏骨雞雜交,白絨烏骨雞雖然變得更大,長得更快了,但是它們的基因也在被逐漸“稀釋”,純種越來越少,以至于人們即便找到了白絨烏骨雞,也只是相似,基因并不純正。
還有,隨著城市化發展,許多原本適合地方雞種生長的林地、山地被開發利用,生態環境被破壞,也進一步影響了雞種的生存空間。
以致于后來它們的種群數量一再減少,甚至已經找不到一只純種的白絨烏骨雞了。
在進入到21世紀之后,國家格外重視對地方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開始尋找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地方品種,白絨烏骨雞也是其中之一。
2002年,中國農科院的專家陳寬維來到了福建省,在當地研究員江宵兵的陪同下,在全省范圍內開始尋找白絨烏骨雞,但是結果令人失望,一只都沒找到。
?【·白絨烏骨雞的保護·】?
江宵兵對此感到十分驚訝和難過,但同時他也沒有放棄希望,他認為白絨烏骨雞曾經在福建省分布那么廣泛,養殖數量那么大,不可能會輕易絕種的。
不過他也知道,想要證實自己的猜想就要拿出證據,找出白絨烏骨雞,他開始在一些偏遠的山村中尋找,這里是最有可能還有白絨烏骨雞的地方。
他動員了很多地方的獸醫站,發動一切力量去尋找,挨家挨戶的去問,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莆田率先傳來了好消息。
負責在莆田尋找白絨烏骨雞的是當地獸醫站的站長肖慶龍,他深知養雞的農戶有千千萬萬個,養殖的烏骨雞數量肯定也不在少數。
為了能夠最快辨認出白絨烏骨雞,他就將白絨烏骨雞的10大特征全部都打印在了紙上,拿著去比對尋找。
曾經在1985年出版的一本有關福建省畜禽資源的資料上,詳細記錄了白絨烏骨雞的10大特征。
雪白羽、絲絨毛、烏黑體、桑葚冠、青銅耳、橄欖頭、纓毛頂、連毛胡、多毛腳、五六爪。
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之下,終于找到了一些外形接近白絨烏骨雞的雞種,工作人員們將這些雞全部買下帶回去。
但是也有一些養殖戶并不愿意賣,其中有一位老太太養了十多只,但是她表示這些全都是留著下蛋給她孫子吃的。
最終還是在工作人員的一再勸說之下,并給出了高價才買下了其中的幾只。
在這一番尋找之后,人們一共找到了100多只雞,它們都被暫時安放在一處車庫里,之后江宵兵給這些雞全部采血之后,將血樣寄給農科院。
經過對這些血樣的監測,專家給出了結論,這些雞的基因和白絨烏骨雞的相似度比較高,可以確定它們并沒有消失,再次被找到了。
然而意外卻再次出現了,因為這些雞幾乎全部都是從偏僻的深山中找到的,它們離開了熟悉的環境,一下子無法適應,并且本身也沒有注射過疫苗,因此就集體感染了病毒,很快就一只都不剩了。
但是拯救即將消失的白絨烏骨雞的工作并不能停止,于是專家們再次踏上尋找之路,吸取上次的經驗,這次一共找到了370只接近的。
接下來就是要進行保育和提純復壯工作,繁育出真正的白絨烏骨雞。
白絨烏骨雞是一種具有獨特經濟、營養與藥用價值的地方優良雞種,以其獨特的白色羽毛和黑色皮骨而著稱。
保護白絨烏骨雞等地方雞種,不僅僅是為了保留一種傳統家禽,更關乎國家生態安全、農業多樣性。
地方雞種作為中國畜禽遺傳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豐富的基因資源,是抗病、耐寒、耐熱、耐粗飼等優良性狀的重要基因庫,對未來育種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像白絨烏骨雞這樣的地方畜禽品種一旦消失,人們就很難再將其找回來,即便現在找到的這些,其中也都沒有純種,只能后期經過人工繁育,重新培育出純種。
在保護的前提下,當地也在積極地開發,希望將白絨烏骨雞重新推向市場,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一優質雞種并選擇它,這也是保護這一優質地方畜禽資源的有效辦法。
參考:
東南網《“一只雞”與“八頭豬”的血統保衛戰》,2023-4-25
千龍網《三農科普|絲羽烏骨雞的十大特征》,2024-8-20
光明網《「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江西:泰和烏雞變富民“彩鳳凰”》,2023-9-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